泪目!河南一女子结婚通知姑父,结果,却被姑父去请拒绝!原因是姑姑去世了,自己一个人,还需要照顾家里小孩子,女子虽然很遗憾,但也表示理解! 女子叫李晴,今年26岁,和姑父的感情从小就亲。姑姑在世时,姑父总带着她和表哥一起去赶集、摘桃子,有好吃的先塞给她,有好玩的先让她玩。去年姑姑突发心脏病离世,留下姑父和刚上小学三年级的表哥,家里的顶梁柱塌了一半,李晴看着姑父一下子苍老了好多,心里一直惦记着这父女俩。 筹备婚礼时,李晴第一个就想通知姑父。她拨通姑父电话时,声音里满是雀跃:“姑父,我要结婚啦,日子定在下个月十八,您可一定要来呀,我还等着您送我上台呢!”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姑父沙哑的声音:“晴晴啊,恭喜你……可是姑父这边……” 李晴听着姑父支支吾吾的语气,心里咯噔一下,连忙问:“姑父,您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姑父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愧疚:“你姑姑走了,家里就我一个人,你表哥还小,放学要接、作业要辅导,晚上离不开人。我要是去参加婚礼,孩子没人管,实在走不开啊……” 电话里传来表哥小声喊“爸爸”的声音,姑父匆匆应了一声,又对李晴说:“晴晴,姑父对不起你,这么重要的日子,没能去现场给你道喜。我心里也难受,可实在没办法,你能理解姑父吗?” 李晴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她能想象到姑父的难处:姑姑走后,姑父又当爹又当妈,白天在工地打工挣钱,晚上回家要做饭、洗衣、辅导表哥写作业,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表哥从小依赖姑姑,姑姑走后变得格外敏感,晚上睡觉都要攥着姑父的衣角,姑父根本不敢长时间离开。 “姑父,您别这么说,我理解!”李晴赶紧擦干眼角,语气放柔,“您能把表哥照顾好,比什么都强。婚礼就是个形式,您心里惦记着我,我就很开心了。”她顿了顿,又笑着说:“等婚礼结束,我和老公带着喜糖去看您和表哥,到时候您可得给我做您最拿手的红烧肉呀!” 姑父在电话那头吸了吸鼻子,声音带着哽咽:“好,好,姑父一定给你做。晴晴,委屈你了,姑父给你包了个红包,等你们过来拿,或者我让邻居给你捎过去。”李晴连忙拒绝:“姑父,红包不用给,您挣钱不容易,留着给表哥买文具、买好吃的。咱们是一家人,不用这么见外。” 挂了电话,李晴的妈妈看着她红红的眼眶,心疼地说:“没让姑父来,是不是挺遗憾的?”李晴点点头,又摇摇头:“遗憾肯定有,毕竟想让最亲的人见证我的幸福。但姑父太难了,一个人扛着家里所有事,我要是强求他来,他肯定得抱着表哥来,到时候孩子没人管,他也坐不安稳,反而不好。” 婚礼当天,李晴穿着婚纱站在台上,下意识地往台下望了望,虽然没看到姑父的身影,但她心里没有怨怼,只有心疼。仪式结束后,她第一时间给姑父发了婚礼现场的照片和视频,姑父很快回复:“晴晴真漂亮,新婚快乐!姑父没能到场,心里一直惦记着你,祝你和女婿永远幸福!”后面还跟着一个红双喜的表情。 李晴看着信息,笑着给姑父回了句:“谢谢姑父,等我们忙完这阵就去看你和表哥!”旁边的老公搂着她说:“你姑父也是不容易,以后咱们多走动走动,帮他分担点。”李晴用力点头,她知道,亲情从来不是非要到场见证,而是哪怕隔着距离,也能互相体谅、彼此惦记。 网友们看到这个故事,纷纷留言:“这才是亲情该有的样子!不勉强,懂体谅”“姑父的拒绝里全是无奈,女子的理解里全是善良”“想起我结婚时,舅舅因为要照顾生病的外婆没能来,我一点都不怪他,亲情就是互相包容”。其实生活里的亲情,往往藏在这些“身不由己”和“坦然理解”里,不纠结于形式,只在乎心里的牵挂,这样的感情才更长久、更温暖。 我们总说“结婚要热热闹闹,亲人都到场才圆满”,但圆满从来不是人数的堆砌,而是彼此的体谅与真心。姑父的拒绝不是不重视,而是实在的难处;女子的理解不是妥协,而是发自内心的心疼。这样的亲情,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却在细水长流的包容里,暖得人心发烫。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23
李晴快结婚了,表哥还在上学,作业要姑父辅导,晚上离不开人。试问小编李晴多大[抠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