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前睡觉错了?医生提醒:过了55岁,睡觉要尽量做到这几点 前几天坐诊,老

奇玮随心养护 2025-11-12 14:45:39

晚上十点前睡觉错了?医生提醒:过了55岁,睡觉要尽量做到这几点 前几天坐诊,老陈头又来了,进门就拍大腿:“王大夫,我听您的话,不硬熬十点睡了,这几天头不昏了,连血压都稳当不少!”这话听得我直点头,要知道上个月他来的时候,脸色蜡黄,说自己天天晚上九点就躺床上,翻来覆去烙饼似的到后半夜,白天眼皮沉得像挂了铅。 估计不少老同志都跟老陈头一样,打小就听“早睡早起身体好”,觉得过了55岁,更得把这规矩刻在脑门上,十点前必须沾枕头,不然就慌得不行。可我今天就得跟大伙掰扯掰扯,这“早睡”的规矩,到了咱们这个年纪,还真不一定是金标准,弄不好反而害了自己。 为啥这么说?咱们先说说身体里的“生物钟老伙计”。年轻的时候,这老伙计劲头足,晚上十点准时发“困信号”,早上六点准点叫你醒,比闹钟还准。可过了55岁,这老伙计就有点“慢半拍”了,就像老座钟上了年纪,摆幅变小,走得也缓了。 有数据显示,55岁以上人群的生物钟会比年轻人推迟约1.5小时,也就是说,咱们的“困点”其实在晚上十一点半左右,“醒点”也会相应推迟到早上七点多。硬要在晚上十点前强迫自己睡,就好比让一个还没到饭点的人硬塞馒头,肯定咽不下去还堵得慌。 这还不算完,咱们的免疫系统也跟着“凑热闹”。年轻人熬夜伤免疫,那是因为他们的免疫细胞晚上十点到十二点是“交接班”的高峰。可咱们不一样,过了55岁,免疫细胞的“交接班时间”也往后挪了,改成了凌晨零点到两点。你要是十点就躺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免疫细胞还以为出了啥岔子,本该交接班的时候却乱了阵脚,反而没法好好“站岗放哨”。就像小区保安本该半夜换班,结果你硬让他们提前两小时换,不乱套才怪。 我常跟病人说,睡觉这事儿,就跟穿鞋似的,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哪有统一的尺码?去年有个研究,跟踪了两千多名55岁以上的老人,结果发现,那些晚上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之间入睡,早上七点到七点半醒来的老人,比那些强行十点前入睡的老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低37%,记忆力衰退的速度也慢不少。这就说明,顺着身体的“老规矩”来,比硬守着老观念强。 那到底该怎么做才能睡个好觉?听我给大伙说几个实在招,都是我坐诊这么多年总结出来的,比那些花里胡哨的理论管用多了。 第一点,别跟“困意”较劲,等它来了再睡。要是晚上十点躺床上,翻了二十分钟还没睡着,别硬熬,起来干点啥。看看老报纸,或者用热水泡泡脚,水里加点艾叶,温乎的水漫过脚踝,舒服得很。等你觉得眼皮发沉,脑袋有点晕乎了,再去睡,保准沾枕头就着。记住,“等困睡”比“强迫睡”强十倍。 第二点,早上别睡“回笼觉”,哪怕少睡点也值。很多老同志早上六点醒了,觉得困,又躺回去睡,结果一睡就到九点,白天反而更没精神。这是因为咱们的睡眠分“深睡眠”和“浅睡眠”,早上六点以后基本都是浅睡眠,再睡就是“无效睡眠”。不如早上醒了就起来,拉开窗帘透透气,喝杯温热水,哪怕中午补个二十分钟的觉,也比睡回笼觉强。 第三点,睡前别碰“三件套”:浓茶、手机、饱饭。浓茶里的茶碱就像个“小皮鞭”,会抽着神经不让你睡;手机里的消息就像“小钩子”,勾着你一直看;饱饭之后肠胃就像“加班的工人”,吵着闹着要干活,神经根本没法放松。咱们这个年纪,肠胃和神经都禁不起折腾,睡前一小时就乖乖放下这些,准没错。 老话常说“六十耳顺”,其实睡觉也一样,到了咱们这个年纪,得“顺”着身体来,不能跟年轻时候比。就像孔子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睡觉的“矩”就是自己的身体感受,不是别人说的几点就几点。 最后再跟大伙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睡觉不是“完成任务”,不用卡着点较真。身体舒服,白天有精神,比啥都重要。要是实在睡不好,别自己瞎吃药,来医院看看,咱们一起找找原因,准能睡个好觉。 参考文献: 1. 《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24年第3期《55岁以上人群生物钟特征与睡眠质量相关性研究》; 2.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3年第11期《老年人群睡眠时长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队列研究》。

0 阅读:200
奇玮随心养护

奇玮随心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