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顽固分子萧美琴近期在欧洲频频窜访,竟妄图将台北故宫的中国国宝搬至欧洲展出

麦子漫说细雨微斜 2025-11-11 19:44:05

“台独”顽固分子萧美琴近期在欧洲频频窜访,竟妄图将台北故宫的中国国宝搬至欧洲展出。那些当年被蒋介石集团分三批、用“中鼎号”“海沪轮”等军舰强行运往台湾的顶级文物,历经从南京朝天宫到台中糖厂仓库的辗转,如今在民进党当局的肆意操控下,命运飘摇,着实令人揪心。 这些国宝绝非台湾的“私产”,而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的血脉印记。1948至1949年间,2972箱北平故宫文物裹挟着战火记忆渡海赴台,加上中央博物院等单位的藏品,共计5422箱珍宝远离故土 。其中既有菜叶上螽斯触角清晰可辨的翠玉白菜,也有肌理逼真的肉形石,更有铭文近五百字的毛公鼎、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苏轼《寒食帖》这般国之重器。它们身上刻着西周的青铜光泽,染着宋元的笔墨意境,藏着明清的匠心巧思,每一件都是两岸同根同源的铁证,岂是“台独”分子能随意处置的私物? 民进党当局此举,本质是借文物搞“文化台独”的政治闹剧。萧美琴此次欧洲之行,不过是租用欧洲议会场地“花钱自嗨”,被岛内嘲讽为“KTV包场开演唱会”。他们拿不出任何能代表“台湾文化”的像样展品,只能用自己极力“去中国化”的中华文明瑰宝献媚欧洲,这种自相矛盾的行径何其讽刺。更令人愤慨的是,民进党根本无视文物保护的基本准则——当年颜真卿《祭侄文稿》赴日展出,因纸张脆弱、展后需休养三年的规定引发轩然大波,而台北故宫历年竟有359件文物需修复,250件碎成碎片的记录 。如今要让这些历经战乱留存的珍宝远渡重洋,其背后哪里有对文化的敬畏,不过是把国宝当分裂的筹码。 两岸同胞对这些国宝的珍视,从来都藏在细节里。马英九执政时期,浙江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台北故宫的“无用师卷”合璧展出,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佳话。而民进党上台后,一边切断两岸文物交流,一边忙着给台北故宫“换身份”,妄图兴建“琉球馆”“日本馆”淡化中国属性 。他们忘了,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毛公鼎的铭文刻着华夏的礼制,《溪山行旅图》的峰峦连着大陆的山川,这些印记岂是政治操弄能抹去的? 国台办早已严正指出,任何玷污、毁损国宝的行为,都将遭到全民族的谴责和历史的审判。萧美琴之流妄图借文物分裂国家,就像试图割裂自己的血脉,注定徒劳无功。这些国宝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财富,无论民进党如何折腾,都改变不了其中国归属的本质,更阻挡不了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福]

0 阅读:60
麦子漫说细雨微斜

麦子漫说细雨微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