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转向了? 11月6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正在考虑改变此前的立场,追随欧盟,“制裁”俄罗斯!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先说这场表态的由头,根本不是欧盟画的 “入盟大饼” 有多香,而是科索沃问题逼到了家门口。 2023 年下半年起,科索沃当局在欧盟眼皮子底下搞事情,非要让北部塞族聚居区换车牌,不换就断水电、扣物资。 这事直接闹到边境剑拔弩张,北约赶紧增兵 3500 人,明着是 “维和”,实则把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塞族的联系掐得死死的。 更狠的是欧盟的 “捆绑套路”:博雷利直接放话,不制裁俄罗斯,就推动联合国承认科索沃独立。要知道,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 “心头肉”,一旦独立,国家领土完整就成了空谈。 武契奇说 “考虑制裁”,说白了就是缓兵之计 —先把欧盟的嘴堵上,不让它在科索沃问题上得寸进尺。 可欧盟自己都不是一条心,这给了塞尔维亚可乘之机。匈牙利早就跟欧盟唱反调,不仅公开反对制裁俄罗斯,还偷偷给塞尔维亚开 “绿色通道”。 保加利亚关闭了俄气输送的巴尔干溪管道,匈牙利就把自己的港口借出来,让俄罗斯能源绕路送到塞尔维亚,解了燃眉之急。 而且欧盟对候选国的制裁要求,本身就有漏洞。之前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这些国家,都是挑着制裁执行,跟俄罗斯的生意该做还做。塞尔维亚完全可以照着学,表面上跟欧盟 “对齐”,实际上不碰俄罗斯的核心利益,既不得罪欧盟,也不撕破脸跟俄罗斯断交。 再说说俄塞那点交情,可远不止靠天然气绑着。塞尔维亚 60% 的医疗设备都从俄罗斯进口,大到医院的核磁共振仪,小到日常的药品,少了俄罗斯供应,公共卫生都得出乱子。 还有农业,40% 的化肥来自俄罗斯,要是断了货,粮食产量得暴跌,老百姓的饭碗都保不住。 关键的是军事和情感上的绑定。贝尔格莱德的军事学院,至今还用着俄罗斯的教材,两国一起研发的 “拉扎尔” 装甲车,在巴尔干地区没人能比。 上世纪科索沃危机时,俄罗斯空降兵抢在北约前占领机场,帮塞尔维亚保住尊严的事,至今是塞尔维亚人的集体记忆。 普京在塞尔维亚十多个城市都是荣誉市民,八成以上民众把俄罗斯当兄弟,这种感情,哪是一句 “制裁” 就能抹掉的 塞尔维亚真正的底气,是它在巴尔干的 “中转枢纽” 身份,俄欧都不敢轻易得罪它。塞尔维亚不是欧盟国家,却能靠着多瑙河航道搞转口贸易,把俄罗斯的石油、农产品运到欧盟国家,再把欧盟的汽车、机械卖到巴尔干其他国家,成了制裁里的 “灰色通道”。 2023 年上半年,塞尔维亚对波黑、黑山的转口贸易额涨了 47%,其中三成货物都来自俄罗斯,最后还不是悄悄流入了欧盟市场。 德国、意大利这些工业强国,靠着巴尔干市场卖货赚钱,要是把塞尔维亚逼急了,它一关通道,这些国家的企业就得亏惨,欧盟根本不敢把事做绝。 说白了,武契奇的 “考虑” 就是一场精准的博弈。他一边跟普京通话重申友谊,稳住俄罗斯;一边用 “考虑制裁” 的表态,跟欧盟讨价还价,要农业补贴、延缓司法改革的要求。 既化解了眼前的压力,又为国家争取了实际利益,这哪里是转向,分明是把 “平衡术” 玩到了极致。 所谓 “转向” 的传闻,不过是外界没看懂小国的生存智慧。在强权环伺的环境里,不选边站、灵活周旋,才是最聪明的选择。 参考资料: 武契奇:不会为加入欧盟而屈服于压力.--2025-11-05 13:50·参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