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酒店被封了,我订的婚宴怎么办?”12月1日早上,宜昌本地新娘小赵在抖音发了个7秒短视频,点赞瞬间破万。 画面里,酒店门口两排铁马,警察比迎宾还多,红毯一路铺进内场,却只对嘉宾开放。 评论区炸锅:有人羡慕“明星待遇”,有人吐槽“普通人连门口都不能站”。 其实,那天被封的不止皇冠,温德姆、游客中心、奥体中心统统临时管控。 原因简单——张艺谋、陈思诚、易中天都来了,参加“中国电影大数据荣誉之夜”。 一位在现场维持秩序的老周说,他们凌晨三点就位,“明星住几层、走哪部电梯,全部加密,连保洁员都要二次安检”。 听起来阵仗大,但对比去年海南岛电影节,同样封路段、封沙滩,热搜上没人喊“扰民”,反而刷起“偶遇明星”的幸运帖。 宜昌这次是第一次办国家级电影盛典,小城突然聚光,本地人的第一反应却是“怕添堵”。 可数据摆在这儿:三天活动,宜昌酒店入住率飙到92%,比平时翻一倍;出租车师傅阿斌一天跑了26单,笑得合不拢嘴,“堵是堵点,但钱包真鼓”。 冲突就在这里——我们一边吐槽封路,一边又偷偷把明星同款发上朋友圈;既想享受红利,又不愿承担不便。 小赵的婚宴最后改到江边另一家酒楼,她更新视频说:“因祸得福,厅更大,还省了两千块。” 屏幕外的我们,其实都在找那个“既能围观星光,又不被挡在铁马外”的平衡点。 明星走了,铁马撤了,留下一个问题:下次家门口再办大事,我们是继续围观吐槽,还是趁机把自己的小生意、小日子也搬进聚光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