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8年,秦始皇车裂了母亲赵姬的男宠嫪毐,摔死了她和嫪毐生的两个儿子。赵姬气疯了,一巴掌打在秦始皇的脸上:“你不是我的儿子。” 那天,宫门紧闭,铁索铿锵,秦王嬴政下令将嫪毐五马分尸,血肉飞溅在咸阳宫外的青石地上,两个年幼孩童,被他当场命人摔死。 赵太后赵姬冲出殿门,失声哭喊,她冲到嬴政面前,颤抖的手指着他,掌风凌厉,不偏不倚落在这个22岁少年王的脸上。 她的声音嘶哑:“你不是我的儿子。” 嬴政站着,没有还手,没有闪避,他只说了一句:“你,进永巷。” 那一刻,权力的刀锋,先砍向了血亲,砍向了自己的母亲。 这是嬴政亲政的第一个春天,也是他彻底告别“儿子”身份,成为“君王”的起点。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这一年是秦王政九年,嬴政年二十二,嫪毐被车裂,赵太后被幽禁。 赵姬这个名字,在嬴政的少年回忆里,是模糊的,她是母亲,也是王后,但她更像是一个政治工具。 她原是吕不韦的姬妾,这个名字不该被忽视——吕不韦,秦国丞相,商人出身,靠政治投机起家,也是秦王嬴政权力生命中最早的“教父”。 赵姬是他送给秦庄襄王的一份“礼物”。 嬴政出生时,赵姬身份尴尬,她不是正妻,却是唯一的生母,庄襄王短命,仅三年就去世,她便成为太后。 这个寡居的女人,在深宫之中,情感空虚、孤独烦躁,吕不韦看得清楚,也担得起。 于是,他找来了嫪毐。 一个以生理特长“假扮阉人”进宫的男人,原本只是为了陪赵姬解闷,但赵姬却把他当成了重生的寄托。 两人情感炽烈,几近疯狂,赵姬甚至悄悄为他生下两个儿子,藏在宫中。 权力开始倾斜。 赵姬用太后的身份封嫪毐为长信侯,给他封地,甚至允许他训练私兵,这些举动在嬴政眼中,都是对王权的挑衅。 但嬴政没有出手,他只是看着,沉默。 从13岁登基那天起,嬴政就知道,秦国不是他的,他是傀儡,吕不韦掌权,母亲宠幸“假太监”,嫪毐手握兵力。 他没有朋友,没有盟友,他只有一个身份——“年轻的王”。 但他在等待。 嫪毐的野心,不止于宠幸太后,他知道赵姬曾许诺:如果能扶持她的儿子登上王位,那么未来这个国家就是他们一家的。 他想的不是辅佐,而是取而代之。 据《史记》记载,嫪毐曾在一次醉酒后,向亲信透露自己“实为秦王假父”,称“王若死,我子可立”。 这句话传到嬴政耳中,就是叛逆的号角。 公元前238年四月,嫪毐密谋发兵,率所部死士突袭蕲年宫,企图劫持嬴政,强立其子,但嬴政早有准备。 宫内火起,血流成河,嬴政下令:“活捉嫪毐者,赏金百万!” 几个时辰后,嫪毐被擒,押至咸阳宫,处置方式,不是斩首,而是车裂,五匹马分五方拉扯,一个人被生生撕裂。 嬴政要用最残酷的方式,昭告天下:谁敢动王权,便是这个下场。 两个孩子,被他当场摔死,无任何仪式,无任何犹豫,他不能留下任何威胁王位的火种。 赵姬冲出来时,已经失控,她看到嫪毐的头颅滚落在地,两个儿子的尸体还在血泊里,她痛哭、咒骂、挣扎。 她跑到嬴政面前,打了他一巴掌,并说了狠话。 嬴政没有说一句话,他也没有躲,那一巴掌是赵姬最后的尊严,也是他作为“儿子”的终结。 囚禁是嬴政给母亲的判决。 永巷,是冷宫,没有阳光,没有下人,没有尊荣,赵姬在里面待了整整十年,直到公元前228年去世。 她死后,嬴政没有出席葬礼,只命人草草安葬。 这场宫廷政变之后,嬴政做了三件事: 第一,彻底清除吕不韦,这个曾经的“政治教父”,被迫自杀,告别权力;第二,废除嫪毐势力,收回所有封地,重新掌控宫廷;第三,独揽大权,展开对六国的全面进攻。 嬴政变了,那个曾经在母亲怀里啼哭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冷静、残忍、毫无感情的帝王,他不再相信亲情,他只相信秩序、权力、法律。 在那个时代,王位继承没有模糊空间,秦国奉行法家思想,“除患必尽”,是政治理性,而非私人情绪。 在嬴政眼里,赵姬已经不是“母亲”,而是“威胁”;嫪毐不是“情人”,而是“叛贼”;那两个孩子,不是“弟弟”,而是“潜在的敌人”。 他不能留下感情,他选择了王权。 赵姬的结局,是被囚禁至死,她没有人陪,没有人祭奠,她曾是秦国最尊贵的女人,却在死后无人问津。 嬴政的结局,是统一六国,称帝天下,他成了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但他也成为了孤独的王。 他不信任任何人,他不再立后,不再封王,不再亲近。 他建阿房宫,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隔绝;他修长城,不只是防胡人,也是防人心。 他用一个家庭的崩塌,换来了帝国的秩序,但代价是,他再也没有“家”。 信源:《资治通鉴》;澎湃新闻——嫪毐之乱,是秦始皇五十年人生中最大的危机
今日话题:李广去世后,霍去病为何要干掉他的儿子???网友甲:他李广因私仇能杀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