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司令:已做好准备,可迅速攻占加里宁格勒!
近期,美国驻欧洲陆军司令多纳休在德国开会时宣称,加里宁格勒完全被北约国家包围,美军已制定计划,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攻占这块飞地,全歼俄军驻军。
反观俄罗斯,俄国家杜马主席斯卢茨基直接放话,攻击加里宁格勒等同于攻击俄罗斯本土,俄方将动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一切手段反击。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强调,任何对加里宁格勒的军事行动,都将触发俄罗斯的核反击系统。
俄罗斯这么大反应,是因为加里宁格勒,夹在波兰和立陶宛之间,与俄罗斯本土隔着600公里的距离。苏联时期这里就是军事重镇,如今更是俄军在波罗的海的核心堡垒。
驻扎在此的第11集团军配备了“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S-400防空系统和苏-35战斗机,能对周边500公里内的北约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更关键的是,这里部署着俄罗斯的战术核武器,2024年新版《俄罗斯联邦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明确将加里宁格勒列为“本土红线”,规定对该地区的常规攻击即可触发核反击。
而多纳休声称的“超快速度攻占”,其实忽略了两个致命现实。
俄军在加里宁格勒构建了多层次防空网络,S-500防空系统可拦截射程5000公里的弹道导弹,配合“铠甲-SM”弹炮合一系统,形成了从高空到超低空的无缝防御。
另外,北约内部对军事冒险存在严重分歧。德国智库马歇尔基金会调查显示,68%的德国人反对为加里宁格勒冒险,就连最激进的波兰,也只是口头支持却拖延出资。
更讽刺的是,多纳休的言论发布不到24小时,美国国防部就紧急删除相关视频并致歉,称其“未经充分评估”,这暴露出美军内部对该计划的可行性也存在疑虑。
其实,多纳休的言论,与其说是军事计划,不如说是政治表态。当前北约在乌克兰战场陷入消耗战,急需转移国际注意力。
通过炒作加里宁格勒议题,北约既能安抚东欧盟友,又能向俄罗斯展示“团结”。
但俄罗斯近年持续强化加里宁格勒的军事存在,2024年向该地区增派了3个导弹营和2个防空团,S-500导弹的部署更将防御半径扩大至1500公里。
俄总统普京2024年视察加里宁格勒时,特别强调要“保证军力常驻、战略足量”,并以行政名义强化“飞地地位”。这种针锋相对的姿态,让波罗的海域成为全球最危险的火药桶之一。
此外,加里宁格勒,70%的区域为低平原和沼泽,不利于装甲部队快速推进。北约若想攻占这里,需投入至少10万兵力,后勤补给线还可能遭到俄罗斯远程火力打击。
更关键的是,欧洲经济高度依赖俄罗斯能源,即便在俄乌冲突期间,德国仍通过土耳其等第三国进口俄石油。一旦爆发全面战争,欧洲经济将遭受重创,这是北约成员国无法承受的代价。
如今,在核威慑的阴影下,任何军事冒险都可能引发全球性灾难。加里宁格勒的战略价值,决定了它既是俄罗斯的“前沿堡垒”,也是北约的“烫手山芋”。
北约若真要采取行动,不仅要面对俄军的钢铁洪流,还要承受欧洲民众的反战浪潮和经济崩溃的风险。
这场军事对峙,最终可能以双方的外交妥协收场。毕竟在核武器面前,没有真正的赢家。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