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布局港股医药“击球时刻”,港股通医疗ETF(认购代码:520513)今日重磅发行!

华夏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ETF(简称:港股通医疗ETF,交易代码:520510,认购代码:520513)今日重磅发售!

港股市场风起云涌,医药板块加速修复,港股通医疗ETF有何特点?值不值得买?最全攻略小夏都给大家整理好啦↓↓↓

01

领涨港股,超额收益亮眼

经历上半年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港股在一片波动中一骑绝尘,恒生指数以20.5%的涨幅领跑全球主要市场;从结构看,本轮港股市场主要综合类指数均录得双位数以上涨幅。(数据

而若要论港股市场中最靓丽的风景线,莫过于医疗板块。在一众恒生行业指数中,创新药精选及医疗保健排名靠前,年初至今涨幅均超过57%,不仅领涨港股板块,且显著优于A股医药生物(申万一级),板块超额收益显著。(数据

指数上涨的背后是多重利好因素共振的结果,随着丙类目录推出、集采纠偏、deepseek出市、行业巨头盈利拐点、对外授权持续巨额落地、AtoH上市等利好因素刺激,港股医药指数大幅上涨,“最艰难的时刻”似乎已经过去。

02

港股医疗是否到「击球区」?

当前的港股医疗板块在多重优势下凸显黄金赛道的魅力。

BD出海带来创新药DeepSeek时刻

何谓BD?

BD全称BusinessDevelopment,意思是商务拓展;跟BD相关的还有一个概念是“License-out”,也就是“对外授权”,属于BD交易的一种重要形式。

2025年可谓是创新药爆发的元年,今年前5个月交易金额454亿美元已超去年同期、逼近去年全年水平。

凭借前沿高效、物美价廉的技术水平,我国创新药得到海外MNC的广泛认可。2024年License-out交易金额达519亿美元,此一项今年的增速有望大幅提高。除此之外,还有更多新的交易正“在路上”。

南向资金与全球资金汇聚

2024年南向通的净买入额达到8079亿港元,创下港股通机制开通以来的历史新高;而2025年截止6月18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量已达6507亿元人民币,持续增持港股。(数据

此外海外主动基金仍低配超1%。回看这半年的历程,关税冲击影响下,人民币汇率走出“先抑后扬”行情,在美元资产波动加剧,中国资产配置吸引力提升的背景下,看向未来,资金边际好转趋势预计不会改变。

行业研发能力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我国创新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且研发进度仍在加速。当前新药管线数量与研发进度均仅次于美国。截至2024年底,中国在研管线覆盖1300个赛道,覆盖度40%,在其中的716个赛道(22%)中的研发进度排名第一。

此外,近几年海外授权井喷同样足以证明中国创新药质量也已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政策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集采作为持续影响医药行业数年的政策因素在今年被提及纠偏制度设计,此前市场对各品种集采均已计提悲观预期,在第十轮集采创历次最大降幅70%后,向下空间已较小,年内新一轮集采有望体现政策拐点。

03

跟踪指数有何特点和优势?

港股通医疗ETF跟踪的是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932069.CSI),指数从港股通证券范围内选取50只业务涉及医疗器械、医疗商业与服务、制药与生物科技服务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内医疗领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港股通作为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主要渠道,近年来持续受到投资者关注。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作为港股通医药方向投资工具之一,覆盖市值已创近年来新高,达2.21万亿,与A股医药生物(申万一级)总市值比值已经超过了35%。(数据

行业覆盖全面

指数在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化学制药等常规方向均超过10%权重占比。更具体来看,互联网药店(19.3%)、化学制剂(10.7%)、医疗耗材(9.2%)等行业存在相较A股独家特色标的。

大盘风格突出

截至2025年6月16日,指数成分股市值在200亿以上个股占指数权重超81%,市值在200亿以下个股权重占比仅18%,其中500亿-1000亿与1000亿以上市值权重占比分别为37%与24%,合计超60%,占据指数绝对权重。(数据

个股选择上,该指数覆盖了主要行业龙头。今年以来,受创新药公司整体估值修复影响,港股医疗保健行业企业市值波动较大,成分权重向生物科技等方向均衡。截至2025年6月16日,指数前十大权重覆盖生物科技、药品零售、生命科学工具与服务、西药、医疗保健等多个领域龙头企业,聚集了药物研发、医疗器械、医疗保健等多方向核心标的,未来仍有望进一步向核心医药企业集中,成为布局港股创新药、创新器械、医疗保健的优质工具。(数据

盈利稳步增长

指数预期净利润2025年将重新恢复增长,同时在2026/2027年预计将恢复至两位数以上增速,分别达18.68%与17.11%,且指数预期盈利将达千亿以上利润,稳定性有望增强。

04

华夏基金,被动投资首选龙头

作为推出国内首只ETF产品的基金公司,华夏基金在ETF深耕成绩斐然。截至2024年底,华夏基金旗下权益ETF管理规模超6500亿,年均规模已连续20年稳居行业第一。与此同时,华夏基金在指数投资和ETF管理领域的实力备受认可,公司也是境内唯一一家连续8年获评“被动投资金牛基金公司”奖的基金公司。

注:规模数据来自上交所、深交所、Wind,截至2024.12.31,“连续20年”指2005-2024,采取“年日均规模”,指产品上市以来每个交易日规模数据的算数平均,华夏基金于2004.12.30推出上证50ETF(510050)。基金规模并不代表业绩水平,规模数据为时点数据,不具备长期参考价值。颁奖机构:中国证券报,颁奖年度2016-2023,基金评价结果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

在巩固既有优势的基础上,华夏基金持续深耕指数业务。2024年,华夏基金通过主动管理赋能产品创设,积极构建以投资者为中心的“研究+服务+策略”指数投资能力体系,并以“乐高思维”打造指数投资新生态,构建了从中国到全球的丰富指数产品谱系,全面覆盖核心宽基、热点行业/主题、商品、境内外市场、策略指数等丰富类型。

回看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的“来时路“,在2020年至2021年指数最大涨幅达148.52%,弹性明显。且自基日以来,对比恒生医疗保健行业指数与恒生指数在较长周期中展现出超额特征。经历过往三年医药行业大幅调整后,当前指数已调整至低位,接近基日点位。(数据

随着全球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创新药的不断涌现,布局「击球时刻」,可关注港股通医疗ETF(交易代码:520510,认购代码:520513)。

滑动查看完整提示:

特有风险提示:本基金通过港股通投资于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港股市场实行T+0回转交易,且对个股不设涨跌幅限制,港股股价可能表现出比A股更为剧烈的股价波动)、汇率风险(汇率波动可能对基金的投资收益造成损失)、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内地开市香港休市的情形下,港股通不能正常交易,港股不能及时卖出,可能带来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等。本基金为指数基金,投资者投资于本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投资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等潜在风险。此外,本基金作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特定风险还包括: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成份股停牌或退市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申购赎回清单差错风险、参考IOPV决策和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代理买卖风险、基金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低于面值的风险、第三方机构服务的风险、衍生品投资风险等。

风险提示:1.本基金为股票型基金,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产品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以上基金为指数基金,投资者投资于本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等潜在风险、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等。3.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于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4.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5.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6.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7.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8.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9.本资料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于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转自:上交所ETF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