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如果不出兵,美国人不会打到中国去,而美国人却用了超过3000本著作来评价这场战争,将中国志愿军的英勇作战视为壮举,言外之意说,美国人是被打服了,这场战争是中国崛起之战。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于1950年6月,朝鲜半岛瞬间成为冷战前沿。新中国成立刚一年,百废待兴,却面临美军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的威胁。麦克阿瑟指挥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后势如破竹,10月攻占平壤,意图一举统一朝鲜。美军东线第十军推进至长津湖地区,陆战第一师和第七步兵师分散布阵,飞机1200架掌控天空,坦克140多辆每师,火炮959门,舰艇300艘封锁海域。志愿军第九兵团奉命入朝,总兵力15万人,下辖20军、26军、27军,从华东调来,轻装上阵,无无线电69部,火炮仅522门。毛泽东指示隐蔽集结,诱敌深入。11月25日前,部队翻山越岭抵达阵地,美军情报失误,继续北进,修机场囤弹药。第九兵团官兵啃玉米棒子,趴雪地待机。 长津湖战役打响于11月27日,盖马高原零下40度,风雪肆虐。第九兵团发起突袭,20军从柳潭里西侧下山,27军包抄新兴里,26军阻击下碣隅里。美陆战第一师被切成五段,通讯中断,补给断绝。志愿军近战投弹,步枪点射,炸毁坦克履带。12月2日,27军歼灭美第七步兵师31团,全建制覆灭,缴获团旗,这是美军建军史上罕见窝囊。整个战役,非战斗减员近三分之一,冻伤3万余人,冻死4000多名战士。美军第十军总退却,陆战第一师损失13916人,坦克15辆,残部从兴南港撤离,带走1万多士兵和9万难民。第九兵团推进至元山,收复东北大片土地。战役虽付出惨重代价,却粉碎美军圣诞攻势,保障东北安全。美军王牌部队从此退出东线,麦克阿瑟计划破产。 这场仗暴露美军轻敌骄躁。麦克阿瑟回忆录中承认,中国介入后,美军遭遇前所未有对手,被解职前告诫继任者李奇微,别小觑中国人。李奇微在《朝鲜战争》一书中写道,中国军队悄然逼近阵地,信号弹一亮,军号一吹,哨兵魂飞魄散。他描述志愿军胶底鞋无声,战术灵活,总在逆境中成集体。第三任司令克拉克更直白,彭德怀是资质高的敌人,签停战协议时,美国首次无胜利签字。海军陆战队战史认可,志愿军按自身标准,是第一流军队。二战刚胜法西斯,美军不可一世,却在朝鲜被装备落后部队逼上谈判桌。战后美国学者反思决策失误,布鲁斯·卡明斯直言,美国不可能赢。索尔兹伯里点破,从此美军不敢冒险,越南战时地面部队止步北纬17度线。这不是客套,是打出的敬畏。 上甘岭战役进一步放大志愿军韧性。1952年10月14日,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计划5天内以200伤亡拿下五圣山两个高地,投入6万兵力,发射190万发炮弹,5000枚炸弹,阵地土层薄两米。实际鏖战43天,美韩伤亡25000多人,死伤比例逆转。志愿军15军守坑道,表面炸平钻地下,夜间反击,500门火炮毙伤12800敌。战术上,小兵群作战,班长牺牲后副班长指挥,8小时打退7次冲锋,歼敌450人,轻伤3人。整个战役,志愿军伤亡11500人,却守住阵地,士气大振。美军攻势受挫,谈判重启。这仗证明,志愿军解决守住问题,以寡敌众,以少胜多。美军伤亡70%来自炮火,志愿军重炮虽少,却精准压制。 抗美援朝不止保家卫国,还奠定中国国际地位。战前,国际视新中国为弱国,任人欺凌。志愿军入朝,打破美国不可战胜神话,打出国威军威。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这场仗确立中国军事强国和亚洲革命中心地位。东北边界稳固,国内反动气焰消退,东方格局重塑。苏联援助增加,中国在亚非拉声望上升。战后,美国反思20多年,3000多本著作剖析失败,从战术到战略,无一否认志愿军英勇。相比日本人那句不出兵就没事,美国著作透出无奈承认:中国出兵,打出底气,赢回尊严。这场战争,是新中国立国之战,奠基崛起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