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给我们所有普通人,尤其是独身人士,敲响了警钟! “我垫了3万,可医院催着要21万,我实在拿不出来了啊!”吴先生对着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脸无奈。 邮电新村的蒋女士,一位独身的中年女性,上个月突发脑出血,至今躺在重症监护室。 然而,比疾病更残酷的现实是:她自己的钱,救不了她的命。 怎么回事? 她独身:没有法定的配偶、子女(近亲属)作为监护人。 钱冻住了:她的存款在银行,按规定,昏迷的她无法操作,而旁人无权支取。 于是出现了这样扎心的局面: 医院:按规定,需要缴清费用以维持治疗。 远亲吴先生:有情有义垫付了3万多,但面对21万的巨额费用,心力交瘁。 蒋女士自己:她的钱,在她最需要的时候,被“锁”在了银行的保险柜里。 这事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第一,人不能活成一座“孤岛”。 不是说每个人都必须结婚,但必须要有紧急联系人。 至少要有一位信得过的朋友或亲戚,彼此知晓情况,能在危急时刻为你签字、奔走。否则,一旦倒下,世界与你瞬间“失联”。 第二,钱不能只有“一张卡”。 “所有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救命钱,一定要有一部分是能立刻拿到的活钱。 比如: 家里备有一定现金。 告知一位绝对信任的人你的银行卡密码(这需要极大信任,请慎重权衡)。 了解并利用银行的“预授权”等紧急金融服务(部分银行提供,可提前咨询)。 这事你怎么看? 是银行的规定太不近人情?还是我们自身的风险意识太薄弱? 希望蒋女士能渡过难关,也希望大家都能从这件事里得到警示,提前规划,防患于未然。 (文章素材来自纵览新闻,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