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证实收到五架“枭龙”,46亿美元订单稳了,中国再次躺赚 在大概一个月前,

晓楠锐评 2025-11-14 09:49:10

阿塞拜疆证实收到五架“枭龙”,46亿美元订单稳了,中国再次躺赚 在大概一个月前,巴基斯坦声称,出现在阿塞拜疆首都机场的“枭龙”机群,只是为参加阅兵时,曾让大家非常失望。但阿塞拜疆国防部的正式声明,却证实五架“枭龙”已经在阅兵结束后,移交阿塞拜疆空军,预示着这笔巴基斯坦历史上最大的对外军售,悄然落地。 阿塞拜疆去年下单“枭龙”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土耳其的大力推荐,以及其优秀的性价比。不过这种并不稳固的信任,也只能推动16架采购订单落地。等到印巴空战结束,手握霹雳-15E和CM-400AKG两款高端武器,打得印度空军狼狈不堪的“枭龙”,身价大涨,战斗力再无疑问。于是阿塞拜疆果断出售,将订单升级到整整40架,总价高达46亿美元,距离中国军事工业目前最大的S-20P出口订单,只有4亿美元差距。阿塞拜疆的担心,转而变成巴基斯坦为了与印度抗衡,无法将产能集中在出口订单上。 如今首批五架“枭龙”交付,阿塞拜疆成功先于亚美尼亚装备四代半战斗机,并搭配射程180千米的霹雳-15E,以及射程240千米,连S-400也难以应付的CM-400AKG,在未来可能爆发的冲突里,争夺制空权的结果已经没有悬念。土耳其居中牵线,也不是没有好处。一方面,其在阿塞拜疆身上投入了很多资源,本身又无法提供先进战斗机,采购“枭龙”保持地区优势,才能让土耳其的投资拿到回报。另一方面,“枭龙”使用了一些土耳其制造的机载设备和电子战吊舱,这对艰难成长的土耳其航空工业而言,不无小补。 但在这笔大额订单里,收益最大的始终都是中航工业。“枭龙”虽然挂着中巴合作的名义,不过巴基斯坦只能生产最基础的硬件,高价值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航电设备和软件,以及利润最高的后勤保障、机载武器,巴基斯坦一直无能为力。再加上“枭龙”至今仍然搭载进口的俄制RD-93MA发动机,巴基斯坦也真的就是挣点辛苦钱。不过,中航工业在巴基斯坦一度放弃的情况下,苦心坚持了十几年,一直到“枭龙”正式落地并火爆销售,期间不断进行改进和技术迭代,拿到这笔收益也不离谱。事实上,阿塞拜疆和印尼的例子,证实印巴空战结果还在继续发酵,中航工业真正的辉煌在歼-35E量产之后。

0 阅读:82

猜你喜欢

晓楠锐评

晓楠锐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