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白宫突然宣布 11月13日,当地时间11月12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国会两院通过的临时拨款法案,持续43天的美国史上最长政府停摆总算正式落幕。但这压根不是两党握手言和的信号,顶多算是“喘口气再接着掰头”的短暂停火,背后的党争照样打得如火如荼。 这次停摆结束纯粹是民生代价逼出来的妥协,43天里造成的麻烦可不少:4200万依赖食品救济金(SNAP)的低收入者,11月只能领到65%的补贴,不少老人、孩子得靠救济点排队过日子;全美40座繁忙机场因为人手不足削减运力,上千架次航班取消延误,后续恢复还得好几天;更实打实的是,国会预算办公室测算,这次停摆让美国第四季度年化GDP增速拉低1.5个百分点,70至1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再也挽不回,差不多够造一艘美军“福特号”航母了 。可核心矛盾半毛钱没解决,民主党看重的奥巴马医保增强补贴年底就到期,关系着2430万参保人的利益,没了补贴保费平均要涨26%,共和党虽承诺12月第二周投票,但这承诺更像“缓兵之计”,两党心里都打着小算盘。更关键的是,临时拨款只撑到2026年1月30日,还有9项年度预算没敲定,眼瞅着中期选举越来越近,两党肯定还会拿这些民生大事当筹码拉扯,下次停摆的风险就像头顶的利剑,没真正移开。 说白了,这场停摆结束就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党争的根没拔,美国政府的“关门危机”就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政治博弈不该拿民生当赌注,不然再多次“重启”,也填不满撕裂的裂痕。美国民众在这场政府停摆中饱受煎熬,可两党似乎并未真正将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每次停摆危机看似解决,实则是在为下一次的矛盾爆发埋下伏笔。 在临时拨款期间,两党表面上维持着“和平”,但私下里的暗战从未停止。民主党议员们在各个场合强调奥巴马医保增强补贴的重要性,试图借此在选民心中树立为民众谋福利的形象;而共和党则以财政赤字为由,对补贴延期一事一拖再拖,同时加大力度推动自己的政策主张。 随着中期选举的临近,两党更是剑拔弩张。他们围绕着未敲定的9项年度预算,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口水仗”。每一项预算都成为了他们争夺选民支持的武器,全然不顾这些预算的最终落实对国家经济和民众生活的影响。 下次停摆的风险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一旦再次停摆,美国社会将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企业投资会更加谨慎,消费者信心也会受到重创,经济复苏的步伐将被进一步拖慢。而那些依赖政府福利的弱势群体,将再次成为这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美国政府若想真正解决“关门危机”,就必须摒弃党争的狭隘思维,以国家和民众的长远利益为重。否则,一次次的停摆将不断消耗美国的国力,让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在政治内耗中逐渐走向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