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对华正式发布公告!   可能有人要问,“日落复审”这四个字听着玄乎,到底是

幻竹论明渊纪事录 2025-11-12 13:41:29

泰国对华正式发布公告!   可能有人要问,“日落复审” 这四个字听着玄乎,到底是啥意思?说白了就是反倾销税的 “到期年检”:当初定下的征税期限快到了,泰国政府得重新核查 —— 中国产品还在 “低价倾销” 吗?本土产业还需要保护吗?要是核查下来觉得有必要,就接着征。   这次泰国一查就是大半年,从 2024 年 11 月发起调查到 2025 年 11 月出结果,最终还是拍了板:续!这已经是泰国自 2012 年首次发起调查以来,第三次对中国这类不锈钢产品亮 “红灯” 了,算上这次的五年,这套限制措施足足要延续十余年。   最让企业揪心的是差别化的税率 “剪刀差”。公告里明明白白写着三档待遇: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算 “轻罚”,只要缴 8.5% 的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太钢天管不锈钢等四家企业最幸运,直接享受零税率豁免;可其他绝大多数中国出口商就没这么好的命了,得扛着高达 33.32% 的税率往前走。   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批成本 100 万元的不锈钢卷材,中小企出口到泰国,光反倾销税就得交 33 万多,而太钢的同款产品却能零成本进入市场,这生意根本没法比。   为啥会有这么大的差别?答案藏在中国不锈钢行业的 “冰火两重天” 里。我国虽是全球不锈钢产量占比超 55% 的 “巨头”,但行业痛点早就摆上台面: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打得头破血流,很多中小企业靠 “薄利多销” 活命;可高端产品还得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没解决。   太钢能拿到零税率,根本原因在于它早就跳出了 “价格战泥潭”,把精力放在了航空航天、先进能源等高端领域的材料研发上,产品质量和定价都符合泰国的市场规则,自然能通过核查。   反观那些被征高税的中小企业,大多扎堆生产民用级 200 系不锈钢,跟房地产装饰、普通厨具这些低迷领域绑定较深,既没技术优势,又容易因低价引发贸易摩擦。   33.32% 的税率到底有多致命?看看 2024 年的出口数据就懂了:全年中国不锈钢出口总量 504.42 万吨,同比增长 21.92%,看着挺风光,但背后是行业平均 77.2% 的产能利用率,很多企业利润本就压在地板上。   广东云浮有家不锈钢餐具企业,2024 年前三季度出口超 2 亿美元,想赴泰国建基地避开贸易壁垒,结果被 1000 万资金缺口拦住了去路 —— 这还是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那些小作坊式的厂商更惨,税一加上,出口成本直接飙升,要么亏本卖,要么干脆退出泰国市场。   泰国这边也有自己的 “小算盘”。本土不锈钢产业不算强,像暹罗大和钢铁公司这样的龙头,总产能才 110 万吨 / 年,根本满足不了国内需求。但近几年泰国一直在搞区域供应链调整,想扶持本土企业成长,反倾销税就是块 “护身符”。   不过这种保护政策也有副作用:中国企业要是都退出了,泰国得从韩国、越南等国进口,这些国家的不锈钢价格本来就比中国高,最终还是本土下游企业买单。而且太钢等企业能豁免,也说明泰国不想把供应链彻底搞僵 —— 毕竟高端不锈钢还得靠中国企业供货。   这事往大了看,其实是中国不锈钢行业 “内卷” 的必然结果。这些年行业一直陷在 “低需求、低收益、高供应、高风险” 的怪圈里,2023 年新增的 300 万吨产能 2024 年全释放了,可需求没跟上,大家只能靠出口消化库存,低价竞争自然就来了。   泰国的反倾销税就像一记警钟:靠低价走量的老路走不通了,行业必须往 “创新、绿色、强基、自律” 的方向转。太钢的例子已经摆着了,只有搞差异化研发,做别人做不了的高端产品,才能在国际贸易里站稳脚跟。   当然,企业也不是坐以待毙。有的开始往东南亚转移产能,在泰国周边国家建厂,再把产品运进泰国,绕开反倾销税;有的跟着太钢的脚步,砸钱搞技术升级,从 200 系不锈钢转向高附加值的 300 系、400 系产品。   还有的靠金融工具破局,像云浮那家企业,通过资金流信息平台拿到贷款,终于能推进海外建厂计划。这些办法虽然费劲,但却是企业突围的必经之路。   说到底,泰国这五年的 “紧箍咒”,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对中小企业来说,是时候告别 “赚快钱” 的心态了;对整个行业来说,这更是加速整合、淘汰落后产能的契机。   毕竟国际贸易从来不是 “低价就能赢”,只有真正把技术、质量、合规做到位,才能不管遇到多少 “日落复审”,都能稳稳站住脚。要是还抱着老路子不放,下次可能就不是 33.32% 的税率,而是彻底被挤出国际市场了。

0 阅读:56
幻竹论明渊纪事录

幻竹论明渊纪事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