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第一个向俄罗斯“开重炮”的国家。 不是美国,也不是日本。 而是一个被打趴下80 多年的国家。 11 月 8 日这天,德国联邦国防军联合行动司令部司令亚历山大・索尔弗兰克中将的一句话,像颗炸雷在欧洲上空响了 ——“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这话可不是政客竞选时的空话,也不是智库纸上谈兵的推演,而是德国军方高层头一回用这么直白的话说出 “对俄作战”,直接把战略文件里的假设拽到了现实里。 消息刚传出来,欧洲主要股指当天就往下掉,莫斯科交易所的卢布汇率跟着乱晃,连大西洋对岸的白宫发言人都罕见地闭了嘴,记者会上问啥都不接茬。要知道,德国这声 “炮响” 的分量,得往 80 年前倒回去看才明白。 1945 年二战结束后,这个把战火烧遍大半个欧洲的国家,直接被盟军套上了紧箍咒:联合国不准它重建正规军,只能留支小破队守国境、扫地雷,国防全靠美英法苏四国驻军盯着。 后来就算在美国支持下建军,法国还拼死反对,直到 1954 年签了巴黎条约,西德才勉强有了建军的资格。更别提德国《基本法》里的规矩,压根就不允许主动挑事打仗,战后几十年里,德国一直抱着 “克制外交” 的招牌,连海外派兵都得遮遮掩掩。 可现在的德国早就不是当年的 “乖宝宝” 了。自从默茨上台当总理,德国像是突然切换到了 “战争模式”:先是宣布不再限制援乌武器的射程,明着说乌克兰能打俄罗斯本土。 接着把 4000 人的装甲旅派到立陶宛,就扎在离白俄罗斯边境 20 公里的地方,这可是二战后德国头一回在海外常驻作战部队;今年还批了 70 亿欧元军援乌克兰,连射程 500 公里的 “金牛座” 导弹都悄悄送过去了,8 月份这导弹已经在库尔斯克炸了俄军的地下指挥部。 索尔弗兰克敢说 “开战”,背后还藏着个更吓人的计划 —— 去年就起草的《德国行动计划》。这份 1000 页的文件写得明明白白,要是北约和俄罗斯真闹起来,德国要当后勤枢纽,180 天内帮着把 80 万北约士兵送到俄罗斯边境。他甚至还吓唬人:“俄罗斯最早明天就可能打过来”。 可这事透着股奇怪劲儿:现在的德国哪儿来的底气?要知道 2024 年德国 GDP 都萎缩 0.2% 了,2025 年预期增长才 0.2% 到 0.4%,几乎是原地不动。 失去了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后,德国的化工、钢铁、汽车厂要么减产要么跑路,“欧洲病夫” 的帽子又戴回去了。兜里没多少钱,却非要砸钱扩军,默茨还喊着要建 “欧洲最强常规军”,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吗? 说到底,德国这波操作全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默茨政府心里的小算盘打得精着呢:一方面借着 “俄罗斯威胁论”,名正言顺地扩军,不用怕别人提二战的旧账;另一方面想借着援乌当 “欧洲话事人”,把北约东翼攥在自己手里。 默茨自己还有点私人恩怨 —— 他爹和外祖父都是纳粹军官,2020 年红场阅兵上,俄军重现攻占柏林国会大厦的场景,可把他刺激坏了,这成了他死磕俄罗斯的心结。 更别提他内阁里的人,外长瓦德福尔喊着要把俄列为 “敌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早就说过 “随时准备对俄战争”,这群鹰派凑一起,不挑事才怪。 但德国没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俄罗斯这边早就放了狠话,俄外交部说德国这是 “纳粹复兴”,梅德韦杰夫直接骂默茨是 “纳粹分子”,还警告 “柏林导弹敢飞莫斯科,就炸柏林”。 克里姆林宫更直接,修改了核武使用原则:要是北约国家参战,就符合核反击条件,俄议员还补了句 “伊斯坎德尔导弹到柏林比金牛座到莫斯科还快”。 德国老百姓根本不买账。最近民调显示,默茨的执政联盟支持率跌到了谷底,右翼的选择党反倒成了最受欢迎的政党 —— 人家选党可是主张停援乌克兰、跟俄罗斯恢复能源合作的。 一边是经济垮掉、民众不满,一边还要硬扛着跟俄罗斯叫板,德国这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俄罗斯现在陷在乌克兰都拔不出腿,哪儿有闲工夫打北约?德国故意炒作 “战争威胁”,无非是想借外部矛盾掩盖内部问题。 可这种玩火的游戏太危险了:一旦真的擦枪走火,欧洲最先遭殃,到时候别说当 “欧洲霸主”,恐怕连自己的家都保不住。 更让人唏嘘的是,德国本该是欧洲的 “稳定锚”,靠经济实力帮着搞平衡。可现在却主动绑在美国的战车上,从调解者变成了代理人。 这哪是 “崛起”,分明是走了歪路 —— 真正能拖垮欧洲的,从来不是外面的敌人,而是内部这种不管不顾的狂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