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丢失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茨、英国首相斯塔默匆忙赶赴基辅与泽连斯基

修竹崽史册 2025-11-12 11:37:50

红军城丢失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茨、英国首相斯塔默匆忙赶赴基辅与泽连斯基紧急会谈,这是对俄乌冲突升级的直接反应。   红军城作为顿巴斯西侧最后一道硬骨头,一旦失守,整个后勤链条直接断裂,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维扬斯克那些要塞就得直面俄军炮口。   乌军在这里扔进去的精锐旅早被磨得七零八落,补给线被无人机盯着炸,士兵连热饭都吃不上。   泽连斯基把这座城当成政治图腾,死命令不许撤,可前线指挥官已经私下放人,防线自己裂开一道口子。   就在这种节骨眼,三位欧洲大佬降落基辅,新闻画面里握手拥抱,承诺再加码援助,可转过身,各自盘算完全不同。   马克龙最积极,恨不得把会议桌搬到巴黎,他推动的不是单纯军援,而是要欧洲集体出面,给乌克兰安全保障画一张大饼。   美国那边特朗普上台,态度暧昧,欧洲不能再当配角,必须自己抓话事权,法国军工企业早就盯着乌克兰重建订单,远程导弹、战机维护、甚至未来驻军培训,都想一手包办。   会谈中他反复提“欧洲必须坐在谈判桌主位”,翻译过来就是:别让美国一家说了算,法国要当欧洲代言人。   这样的算盘打得响,可乌克兰要的是立刻到位的防空系统和炮弹,不是几年后的框架协议。   马克龙的热情,更多是为法国在欧洲的话语权加码,而不是给乌东前线止血。   默茨这边,脚步明显拖沓,德国国内能源危机还没缓过来,民众对电费账单怨声载道,再砸钱买坦克送乌克兰,选民第一个不答应。   默茨上台后把援乌预算往后压,公开场合说要“理性评估”,私下却担心俄军真把顿巴斯吃干抹净,下一波难民潮冲着德国来。   基辅会面,他带来的不是新武器清单,而是稀土合作续签和电力修复小组,听起来体贴,实际是把援助转向经济领域,避开军火这个烫手山芋。   德国企业早就对乌克兰矿产垂涎三尺,战争打成这样,正好低价锁定资源,默茨的如意算盘是:先稳住乌克兰别彻底崩,再用经济纽带把两国绑在一起,至于前线士兵能不能顶到明年春天,不在优先级里。   斯塔默最轻松,飞一趟基辅,拍几张照片,回去对国内交代“英国没有缺席”,伦敦离顿巴斯几千公里,导弹飞不到泰晤士河,援助乌克兰对英国选民来说更多是外交姿态。   斯塔默政府把钱花在“风暴阴影”导弹上,数量有限,象征意义大于实战价值。   会谈时他反复提“北约东翼不能有真空”,实际是给波兰、波罗的海国家壮胆,顺带刷存在感。   英国军工库存见底,新一轮订单还在议会扯皮,斯塔默能承诺的也就是培训几个乌军飞行员,再加点网络安全支持,这样的“支持”,在前线听起来像遥远的掌声,挡不住俄军滑翔炸弹。   三国领导人围着泽连斯基转了一圈,发表联合声明要“无条件停火三十天”,还威胁对俄罗斯上新制裁。   可停火条件里没提冻结战线,没提撤军,俄方轻飘飘回一句“可以考虑,但西方先停军援”。   乌克兰急需的是能立刻上战场的装备,不是一纸空文,欧洲领导人心里清楚,特朗普那边正跟普京通电话,谈的可能是另一套方案。   基辅这边刚签完停火倡议,顿巴斯那边俄军照样推进,红军城中心已经响起枪声。   红军城一旦易手,顿巴斯西侧门户洞开,俄军可以从容调兵,下一目标直指斯拉维扬斯克要塞群。   乌克兰就算想谈,也失去最后筹码,欧洲领导人飞来飞去,声明发了一堆,战场却不等人。   泽连斯基需要的不是合影,是能让俄军停下脚步的硬家伙,可惜马克龙要主导权,默茨怕国内乱,斯塔默走过场,三人各有各的剧本,就是没给乌克兰写活路。   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0 阅读:0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