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磁弹射飞机到炮弹,甚至卫星,人类第一个电力王国的真正实力早已突破想象。11月5号,中国第三艘航母,也是第一艘电磁弹射航母,福建号正式服役了。这意味着什么呢?关键就在“电磁“两个字。因为航母和弹射,美国都有,只有“电磁”代表中国海军引领的全电化军事技术革命。美国虽然也有电磁弹射,但能量转换上与中国是代差差距。因为他们没有好的储能技术,用的是飞轮储能,从发电到飞机弹射,需要电能转机械能,再转电能,最后转机械能把飞机发射出去,损耗极大而且不可靠,美国至今都没有弹射过最先进的第五代隐身战机,属于新旧结合的折中产物。而中国的电磁弹射装备超级电容,电能直接转机械能,快速充能、瞬间释放,能量利用率更高,弹射一次耗电只要30度!出动效率是美国传统航母的两倍。往小了说,这是中国海军的反超,往大了讲,这是铁甲舰取代风帆、内燃动力取代蒸汽、航母取代战列舰之后的第四次军事革命,背后不可阻挡的全电化、新能源趋势却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今天咱们来解读一下,福建号航母背后的科技与产业密码。很多人都说,等什么时候坦克都用上新能源了,我才换电车,可实际上,从93阅兵开始,不但坦克用上了增程技术,跨入了电力化时代,连航母都一脚跨入了综合电力时代的大门。以前谁也想不到福建号一个常规动力航母敢上电磁弹射。因为电磁弹射耗电巨大,要把一架几十吨的战斗机在2秒内从0加速到300码,瞬时功率可高达60兆瓦,相当于一万个家庭同时用电的总功率,以前都认为只有核动力航母才能满足,但这次中国福建号只靠常规动力就实现了,靠的是电磁弹射器背后的综合电力系统。军舰你可以理解为一个海上移动的小城市,无论是耗电还是电网复杂程度远超一般城市。以往军舰上都是配备两套发动机系统,一套用来推动船只前进,一套用来供电,支撑舰船上各种雷达武器照明通信生活用电。美国福特号是核动力航母,本质上还是烧开水驱动蒸汽机带动螺旋桨前进,而电网又是另外一套系统,动力系统再强,也不能帮电力系统。而综合电力系统就不一样了,把动力系统和电力系统合二为一,直接电力驱动螺旋桨,不但动力更强操控更灵活还更安静,而一旦需要开启作战模式,又可以把整船动力系统的电力集中输送给需要用电的武器装备系统,要知道,除了电磁弹射,各种耗电装备还有很多,军舰上的相控阵雷达,平时不开机,开机之后要用掉整个舰船电力的10%,以后电磁轨道炮、微波武器、激光武器、电磁护盾,需要电力越来越多,耗电越来越大,未来电力供应只会越来越紧张。没有这些高能装备,靠现在的几十万上百万一枚的导弹,根本对付不了蜂拥而来的无人机,只有解决综合电力问题,提高了整艘军舰的能源利用效率,才能让高能武器彻底发挥出战斗力,实现一杯咖啡的成本就能干掉一架无人机。这种战场技术革命,是中国几大新能源相关产业不断积累的结果,少一个效果都要打折扣!就比如电磁弹射,本质就是一台超级直线电机,追溯技术源头,有电机技术、特高压技术、电磁屏蔽技术、电池电容技术,还有高性能稀土材料,还有航天特种材料解决方案,甚至高铁都为电磁弹射提供了关键技术储备,都是近些年中国独步全球的新兴产业,甚至连全世界的标准都是中国企业制定的。就像拼积木,你得先得有这些相关技术储备,才能用来搞电磁弹射,少了一项关键技术,最后结果都只能退而求其次或者一拖再拖,美国福特号光解决弹射器供电故障就耗费四年,甚至想到退回蒸汽弹射时代。由于美国工业空心化严重,高技术制造能力已经流失殆尽,尤其是电力系统技术落后,导致其电磁弹射技术路线选择了看起来更加安全简单的中压交流与飞轮储能,实则全都要从零起步,为航母单独研发,更加冒险,更加费钱,更加不可靠,未来潜力反而也更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