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为什么心慌呢?因为马六甲海峡过路费多半是中国缴纳,而他向美国缴的保护费,也

诺原论楚翊许 2025-11-12 00:02:15

新加坡为什么心慌呢?因为马六甲海峡过路费多半是中国缴纳,而他向美国缴的保护费,也是我们间接支付!现在我们自开通航线,他不慌吗? 新加坡最近的心慌,说白了就是自己的 “钱袋子” 和 “安全感” 都攥在别人手里,如今那只给它喂饭的手,终于绕开了它的地盘。 很多人说马六甲海峡的过路费中国缴了大半,这话不算全对但戳中了要害,马六甲是国际水道不收传统买路钱,可新加坡把这片海变成了 “服务费提款机”,而中国就是最粗的那根输油管。 2018年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直接占了其转口贸易目的地的13.6%,算上经香港中转的份额,中国相关的转口业务几乎撑起了新加坡港的半壁江山。 最关键的是能源命脉,中国70%的进口石油要走这条海峡,每天650万桶的石油运输量里,大半都是奔着中国市场去的。 这些货轮哪艘不得在新加坡港停下来加个油、补个水、做个维护? 2024年新加坡光港口就赚了200亿美元,这里面中国货轮的“服务费”占比恐怕得用“大头”来形容,毕竟连新加坡自己都承认,货物出口额是其GDP的1.7倍,没中国这样的大客户,这生意根本没法做。 有意思的是新加坡那套“左手接钱、右手送出去”的操作,所谓给美国的“保护费”,说白了就是用中国给的利润养着美国的军事存在。 这个国家早就把“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刻进了发展手册,一边允许美军驻扎樟宜海军基地,一边靠中国货轮的停靠费撑起经济基本盘。 2025年10月刚敲定的1.3亿美元F-16战机升级费,明面上是新加坡的军费开支,往深了想,这笔钱不就来自中国货轮在港口的加油费、转口贸易的差价吗? 等于中国间接帮新加坡买了美军的“安保服务”,这种蹊跷的循环,新加坡自己揣着明白装糊涂,直到中国开始铺新通道才慌了神。 真正戳破新加坡幻想的是那些绕开马六甲的新路线,这可不是纸上谈兵的规划,而是实打实的货运分流。 中老铁路2025年上半年跨境货物运输量已经超300万吨,同比还涨了8.6%,虽然现在每天20到30万桶的原油运量没法跟马六甲的650万桶比,但架不住这通道在持续发力——榴莲、芒果这些东南亚生鲜经“澜湄快线”26小时就能到昆明,以前这些货物多半要经新加坡港转船,现在直接走铁路绕开了。 就别提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缅甸的皎漂港,这些港口一旦形成规模,中国进口石油就能绕开马六甲,到时候新加坡港的石油转运生意就得打对折。 要知道新加坡可是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石化产业占了制造业的大头,而石化产业的根基就是马六甲的石油转运,这根链条一旦断了,可不是少赚点港口费那么简单。 新加坡的慌张早就写在了行动上,2025年10月新加坡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穆仁理急着访华,跟中国谈绿色航运走廊、要更多船运班次,那姿态跟之前抱着美国大腿的样子判若两人。 毕竟他们心里清楚,自己砸重金建的大士港就算能处理6500万个标箱,没人来卸货也是白搭。 新加坡港贡献了全国7%的GDP和17万个就业岗位,这些都系在中国货轮的船舵上,一旦中国货物转走一半,别说给美国交“保护费”,恐怕连国内的就业都得出问题。 说白了新加坡就是玩了场刀尖上跳舞的游戏,以为能永远靠着马六甲的地理位置吃垄断饭,一边赚中国的钱一边找美国当靠山,却忘了贸易的本质是互利而非依附。 现在中老铁路的货运量还在涨,新的能源通道还在建,马六甲的分量只会越来越轻。 等到有一天中国货轮不再密集停靠新加坡港,那些靠港口吃饭的海事机构、炼油厂、物流公司就得歇业,到时候新加坡再想求合作,恐怕连谈判的筹码都没了。 这世上哪有永远的“收费站”,只有跟不上形势的守旧者,新加坡现在的慌乱,不过是为当初的摇摆付出的代价。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诺原论楚翊许

诺原论楚翊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