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要通缉我,一出岛就会被抓,我全家的生意都垮了!”这是前段时间在台湾民意机构

重楼读世界 2025-11-11 13:34:39

“大陆要通缉我,一出岛就会被抓,我全家的生意都垮了!”这是前段时间在台湾民意机构里,沈伯洋扯住卓荣泰的胳膊喊出的。当天沈伯洋挤过人群冲上去,翻来覆去地说着自己被立案的事情。   谁能想到,这个顶着台北大学犯罪学研究所所长头衔的“学术精英”,会在公众面前如此失态。   沈伯洋向来爱以“学者型政客”自居,动辄搬出一堆理论鼓吹“台湾独立”。 还牵头搞了个“黑熊学院”,打着“公民防卫教育”的旗号招摇过市。   明眼人都清楚,这所谓的“学院”根本不是什么正经教育机构。 而是专门给台湾青少年灌输“仇中”思想、模拟“对抗大陆”军事训练的“台独基地”。   更讽刺的是,这个高喊“为台湾而战”的组织,背后拿的却是美国国际开发署和索罗斯基金会的资助。   高达4400万新台币的资金,让这个“抗中”口号彻底变了味,活脱脱成了境外势力花钱雇来的“政治演员”。   沈伯洋的崩溃,说到底还是怕了。   重庆市公安局10月28日发布的立案侦查通报,如同精准落下的一记重锤,敲碎了他自欺欺人的幻想。   作为长期从事分裂国家活动的核心人物,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大陆的法律制裁从不是说说而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里关于分裂国家罪的条款,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还支持缺席审判,这意味着就算他躲在台湾,这个“通缉犯”的标签也会跟着他一辈子。   更让他坐立难安的是,大陆已经和60多个国家签订了引渡条约,覆盖了全球主要大洲。   他原本计划好的欧洲行程直接泡汤,毕竟谁也不敢赌一把,下了飞机会不会直接被当地警方带走。   为了求个心安,他甚至在租住房的窗户上加装了钢板,活成了自己曾经研究的“高危犯罪嫌疑人”模样,想想也是颇为滑稽。   比起法律的威慑,家族生意的垮台才是压垮沈伯洋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父亲沈土城经营的兆亿有限公司,长期靠着从大陆采购商品转售到厄瓜多尔等地牟利,大陆市场可以说是这家企业的“生命线”。   可分裂国家的账,总得有人来算,大陆出台的制裁令直接切断了这家公司与所有大陆实体的交易往来。   短短两小时内,家族财富蒸发47亿新台币,银行冻结了760亿的授信额度,连他妻子为孩子预定的瑞士私立小学录取资格都被取消。   曾经锦衣玉食的生活一去不返,难怪沈伯洋会急得在民意机构当众撒泼。 毕竟“一边赚大陆的钱,一边砸大陆的碗”这种好事,从来就没有可持续性。   在沈伯洋之前,不少“台独”分子已经尝过类似的滋味。   李孟居当年在香港转机时被刑拘,罗致政在曼谷机场被遣返,这些案例早就摆在那里,却没能让沈伯洋等人收敛分毫。   他们总以为躲在台湾岛,就能高枕无忧。 一边享受着两岸经贸往来带来的红利,一边肆无忌惮地搞分裂活动,把“抗中保台”当成骗取选票、捞取利益的工具。   可他们忘了,分裂国家从来都是高危行为,大陆构建的“法律威慑+经济制裁+国际协作”立体打击体系,早已织成一张天罗地网。   不管是台前跳得欢的“政治人物”,还是幕后出钱出力的“金主”,只要碰了“台独”红线,就别想全身而退。   沈伯洋向卓荣泰求救的样子,着实有些可怜又可笑。 他大概以为民进党当局能给他撑腰,却忘了民进党自身都在“台独”的泥潭里自顾不暇。   所谓的“保护”,不过是口头安慰的空头支票,真到了需要担责的时候,他不过是个可以随时抛弃的“弃子”。   想想那些被制裁的“台独”分子,有的企业破产,有的四处流亡,有的被岛内民众唾弃,没有一个能落得好下场。   沈伯洋如今的窘境,不过是这些人的前车之鉴,只是他醒悟得太晚,等到大祸临头,才发现自己除了嘶吼求救,根本无计可施。   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也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台独”分子妄图分裂自己的国家,既违背了历史大势,也伤害了两岸同胞的感情,更触碰了法律的底线。   他们总想着靠外部势力撑腰,靠煽动对立牟利,却忘了最基本的道理。 分裂行径从来没有好下场,任何企图分裂国家的人,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和人民的唾弃。   沈伯洋在民意机构的那场失态大戏,不过是“台独”势力日暮途穷的一个缩影。   让更多人看清了“台独”分子的虚伪与懦弱,也让大家更加坚定了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 信息:新闻周刊丨沈伯洋的“台独”绝路难逃法网! 2025-11-09 08:04·央广网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重楼读世界

重楼读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