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年酒泉解放时,国民党故意留下40名美女特务,打算搞破坏,没想到被王震将军发现后,仅用一招,就成功解决了隐患。 西北战火未熄,河西走廊这一咽喉要道被紧张气氛笼罩,国民党军四万多兵力集结于此。 既有原驻的第8补给区、河西警备总部,也有从东线溃逃来的两个军,死死扼守着内地通往新疆的唯一通道。 这股残兵若退入新疆,将给后续解放工作带来巨大阻力,中央军委果断下令打通走廊,重任落到了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肩上。 部队兵临酒泉时,城内国民党军已溃不成军,主战派91军军长黄祖勋名义上是军长,实则指挥失灵。 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刘任想携黄金坐飞机逃去重庆,还想找个背锅侠,选中了黄祖勋。 他哄骗道:“要走得带足盘缠,你回去拿些黄金,我在机场等你。”黄祖勋信以为真,千恩万谢地转身取物,刚离开,飞机就轰鸣起飞。 望着远去的飞机,黄祖勋气得朝天空开枪,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这才醒悟自己成了替罪羊。 逃路未果的黄祖勋彻底失控,知道无法向蒋介石交差,便破罐破摔:下令烧毁91军仓库,火光映红半座城池;又派人造谣煽动,妄图搅乱局势。 做完这些,他带着亲信化妆成百姓溜出城外,却留下了阴毒后手——40名精心挑选的美女特务,代号“挖心团”。 这些人里有军统特训班毕业、精通情报伪装的骨干,也有被威逼利诱的国民党军官家眷,个个外形出众。 黄祖勋给她们的任务很直接:接近解放军干部,最好能结为夫妻,打入要害部门从内部瓦解部队。 黄祖勋自以为得计,却不知王震不仅善战,防谍反特更是行家,解放军情报网早已监控城内动向,“挖心团”的计划很快传到王震耳中。 他连夜给彭德怀发电:“黄祖勋留四十名女特务潜伏,企图通过与我军干部结婚,打入要害部门搞破坏。” 彭德怀震怒,回电严令:“这四十人是定时炸弹,必须彻底肃清!”王震当即部署,当晚就调兵封锁酒泉,布下天罗地网。 抓捕行动在后半夜展开,部队分成十几个小组,依据情报挨家排查客栈、原国民党机关宿舍等重点区域。 士兵们顶着西北寒风彻夜未眠,连热饭都顾不上吃。 城南客栈里,一组士兵发现三个年轻女子,操着南方口音却谎称是本地商户女儿,对本地情况一无所知。 小组长一声断喝,几人顿时慌乱,士兵从她们包袱夹层里搜出了暗号纸条,至凌晨三点四十分,三十七名特务落网,仅剩三人在逃。 王震守在指挥部,紧盯时钟反复询问进展。 天快亮时,最后三人在城外破庙被擒,她们本想等天亮混出城,却被搜捕士兵闻声抓获。 天亮后,王震向彭德怀报捷,彭德怀大喜:“王震果然不负所望!”九月二十五日,酒泉迎来解放,起义国民党军举白旗迎接解放军入城。 城里一片欢腾,老百姓早早站在街边,举着小红旗,端着热水、捧着馒头往士兵手里塞。 孩子们跟在部队后欢呼奔跑,街巷挂满红灯笼,比过年还要热闹。 王震却无心欢庆,他站在城楼眺望戈壁,心中已盘算着下一步——酒泉是进军新疆的关键基地。 后来的历史证明,酒泉和平解放,正是新疆和平解放的重要序幕。 至于“挖心团”,经审讯后,情节严重者依法处置,受胁迫者经教育后释放,重获新生。 可王震没心思享受这份热闹,他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的戈壁滩,心里已经在盘算下一步的事了。 酒泉解放了,可新疆还在等着解放,这条河西走廊,就是进军新疆的底气。 后来大家才知道,正是因为酒泉顺顺利利解放,打通了通道,才有了后面新疆的和平解放。 智破“挖心团”这桩事虽小,却尽显王震将军的真功夫。 祁连山决策彰显“以快制敌”的战略眼光,精准掐断敌人退路;肃清特务则体现敏锐的政治警觉,守住了胜利的内部防线。 世人多知他是长征功臣、南泥湾屯田带头人,是“铁军”军长,却少有人留意他“打江山更守江山”的周全。 酒泉解放后,他率部进疆开垦垦区,将戈壁变粮仓,真正把军事胜利转化为边疆建设的扎实成果。 真正的将军,从来不是只懂在战场上拼杀,而是既能破得了敌人的阵,又能防得住暗处的刀;既能打下江山,更能守好江山,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评论区聊聊】回望这场藏在解放背后的暗战,你觉得王震将军最让人敬佩的,是他打仗时的果决,还是防患未然的细心? (信源:【红色故事】1949年,40名女间谍潜入我军,王震如何处理?——网信赞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