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应该醒悟!印度媒体指出,印度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潜力巨大,美国迟早会看印度脸色行事!中国能做到,印度一定能比中国做得更好! 印度媒体的论调越来越有底气,《印度国防研究》的文章里直接喊出 “醒悟论”,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憋着劲要赶超的势头。他们反复强调,2023 年 4 月印度正式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这 14 亿多人口里藏着的能量,才是最值得炫耀的资本。 人口优势确实是印度媒体最常挂在嘴边的论据。他们翻出联合国的数据对比,印度人口平均年龄才 28 岁,而中国已经到了 38 岁,美国也差不多是这个水平。这意味着印度未来几十年都能保持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不像中国已经面临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 媒体还算了笔账,光是 IT 服务行业,印度 2024 年的收入就超过 2000 亿美元,班加罗尔的科技园区里挤满了谷歌、微软这些巨头的分公司,年轻人靠着技术外包就能撑起服务业半边天,这种 “人口红利” 让他们觉得赶超有了坚实基础。 经济增速的亮眼数据更给了印度媒体信心。2023-2024 财年印度 GDP 增速冲到 8.2%,远超全球平均水平,连世界银行和 IMF 都预测 2025 年还能维持 6.5% 以上的增长。 他们详细列举 “印度制造” 计划的成果,苹果已经把部分生产线转移过去,2025 年在印产量预计能占到全球 10% 以上,特斯拉也在谈建厂事宜,这些外资涌入的迹象被解读为 “世界工厂” 正在向印度转移的信号。 更让他们兴奋的是数字经济的爆发,UPI 支付系统普及率超过 80%,2024 年交易量突破万亿笔,这一点连中国的支付宝、微信支付都被拿来对比,认为印度在移动支付领域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 在军事领域,印度媒体的自信更加强烈。《印度国防研究》引用美国《新闻周刊》的所谓排名,说印度空中力量总 TVR 指数达到 140.6,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三。 他们特意解释,这个排名不光看飞机数量,还考虑了攻击防御、后勤和训练等因素,印度空军的 1716 架各类飞机里,有 542 架战斗机和 498 架直升机,这种 “多样化装备” 反而被说成是增强弹性的优势。 甚至提到 “月船三号” 成功软着陆月球南极的事,NASA 的点赞被当成印度航天实力比肩大国的证明,还计划 2030 年前实现载人登月,这些成就都成了 “能比中国做得更好” 的佐证。 对于和美国的关系,印度媒体有着自己的判断。他们承认美国确实在推行 “印太战略” 想拉拢印度,但也强调印度有自己的战略自主权,比如坚持从俄罗斯采购石油,即便面临美国加征 25% 关税的威胁也没妥协。 这种 “斗而不破” 的状态被解读为美国需要印度制衡地区格局,而非印度依附美国,所以才会有 “美国迟早看印度脸色” 的论断。2025 年美印贸易额预计超 2000 亿美元,加上印度同时加入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这种多边布局让媒体觉得印度的国际话语权正在快速提升。 印度媒体还喜欢拿具体领域的进展做对比,比如手机组装份额从 2020 年的 1% 涨到 2024 年的 20%,制药业在全球仿制药市场的份额超过 20%,这些都被当作赶超中国的具体例证。 他们坚信,只要把人口潜力充分释放,再抓住制造业转移的机会,复制甚至超越中国的发展路径只是时间问题。 印度要做的,就是在规则和合规框架内,把制造业和人力资本做扎实,在技术分工里占住不可替代的“关键位置”,在地缘缝隙里把选择权攥在自己手里,只要这三件事做到位,印度也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第三种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