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平视”姿态,已获《纽约时报》认证!10月31日美媒刊文承认,中方展现了“

烟雨评社 2025-11-02 13:53:14

中国的“平视”姿态,已获《纽约时报》认证!10月31日美媒刊文承认,中方展现了“与美国同等强大”的自信。这场博弈的战果是:美国今后在动手前,必须“三思而行”! 这种自信可不是装出来的,《纽约时报》点得很清楚,根源是贸易战里 “已被证明的反击能力”。就说 2025 年 4 月那次,美国刚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 “对等关税”,中方 48 小时内就打出 12 套反制组合拳。 对美进口商品加征 34% 关税,给 7 类中重稀土挂上出口管制的牌子,还把 16 家美国实体列入管控清单,连涉嫌垄断的杜邦公司都被立案调查。结果短短两天,美股市值蒸发 5 万亿美元。 特斯拉跌超 10%,高盛等银行股集体暴跌,摩根大通直接把全球经济衰退预期从 40% 拉到 60%。这种 “出手即反制” 的硬实力,让美国的 “极限施压” 成了自伤的利器。 更让美媒在意的是中方的说话方式,10 月底釜山的中美元首会晤后,中方那句 “双方应该算大账,多看合作的长远利益”,被《纽约时报》辛辣地定性为 “近乎是在上课”。 这话听着刺耳,却戳中了关键 —— 过去都是美国设定议题,中方被动回应,现在换成中国来定义 “什么是长远利益”,把美方的短期报复说成 “缺乏远见的恶性循环”。 这种叙事权的转变,才是让习惯了当 “教师爷” 的美媒真正不适的地方。毕竟会晤刚结束,美方就宣布取消对中国的 “芬太尼关税”,24% 的对等关税也暂停一年,用实际行动接下了这份 “上课笔记”。 这份底气藏在实打实的发展成绩单里。《纽约时报》自己都承认,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出了能和美国抗衡的 DeepSeek 机器人,比亚迪的市值超过福特、通用和大众的总和,连曾经的短板半导体,华为也在领着供应链突破。 核电领域更显眼,中国在建的反应堆数量快赶上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美国智库研究员都忍不住说 “中国人的行动非常非常快”,预计 2030 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就能超过美国。 这些不是孤立的突破,而是完整工业体系托起来的底气,前三季度 5.2% 的经济增速,4% 的贸易增长,都是自信的注脚。 现在的美国确实学会了 “三思而行”。科技封锁没拦住中国,反而逼出了国产 28 纳米光刻机;贸易战打了几年,中美贸易额还稳在高位,中国反而成了全球清洁能源市场的主导者,太阳能、风电设备的制造份额遥遥领先。 《纽约时报》的报道里藏着无奈:曾经以为能一招制敌,现在才发现对面是能改写棋局的棋手,每出一招都得先算清楚自己要赔进去多少。 这场博弈的结局写在了细节里:是中方步出会场时的从容,是美方取消关税的妥协,更是美媒那句 “与美国同等强大” 的承认。 这不是凭空来的姿态,是反制措施打出来的,是技术突破堆起来的,更是发展韧性撑起来的。当 “平视” 成了常态,当 “算大账” 成了对话基础,世界舞台上的游戏规则,确实在悄悄变了。 这次会晤最大的成果,不是双方不打了,而是让对手心服口服了。就像《纽约时报》自己说的,中国最大的胜利就是,以后美国要对中国采取新措施前,都会慎重考虑。 信源:《纽约时报》

0 阅读:66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