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快吃不起牛排了。 不是开玩笑,新闻上说,他们那牛排价格冲到快200块人民币一公斤,连做汉堡的牛肉末都逼近100块了。麦当劳、汉堡王这些快餐店,菜单都悄悄换了,鸡肉产品越来越多。 想想就魔幻,一个把牛排当家常便饭的国家,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 我琢磨了一下,这事儿吧,特像一出荒诞剧。 一边是老天爷不给饭吃,澳大利亚、巴西这些养牛大户闹干旱,牧草都枯了,牛没得吃,存栏量刷刷往下掉。美国自己家的牛也少到了75年来的最低点。 另一边呢,是人自己折腾自己。美国那边一边喊着缺牛肉,一边反手就给巴西的便宜牛肉加高关税,把自己一条重要的补给线给掐了。这操作我真是看不懂,嫌自己日子太好过了? 更绝的是,供应都这么紧张了,想吃牛肉的人反而更多了。健身的要高蛋白,减肥的要高蛋白,社交媒体上一天到晚都在教你怎么煎牛排。 一边是牛没了,一边是馋的人更多了,这价格能不飞上天吗? 就在全世界都为一块肉发愁的时候,你看我们国家做了啥。 前脚刚宣布要收储1300吨牛羊肉。 1300吨,听着不多,跟全球每年几千万吨的贸易量比,就是毛毛雨。但这个动作,妙就妙在它是个“信号弹”。 它不是要去解决全球的牛肉危机,它是在告诉我们自己人,尤其是在西藏那些牧区的牧民和企业:别慌,价格不会大起大落,国家在后头给你们兜着呢。 这种感觉,就像外面刮着大风,屋里有人给你把窗户关严实了,还顺手把炉火烧旺了一点。 安全感,有时候比什么都重要。 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一小块牛肉,牵动的是全球气候、大国博弈、还有你我他家的饭桌。它让你看清,这个世界远比想象中脆弱,也让你明白,关键时刻,谁有“余粮”,谁有定力,谁才能真正地稳坐钓鱼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