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中国大陆要清醒了。台湾只要有马英九,朱立伦,洪秀柱,想实现和平统一,有点

洞察观史 2025-11-01 16:53:05

[浮云]中国大陆要清醒了。台湾只要有马英九,朱立伦,洪秀柱,想实现和平统一,有点难,这三个人的骨子里就是想借中国大陆发展致富。借台湾之地搞自由独立。这就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理念! 当我们把 马英九、朱立伦、洪秀柱这三位台湾蓝营重量级人物摆在“和平统一”议题面前,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实:他们在两岸关系中强调的,往往是经济利益、交流合作,而非推进统一的实质路径。 换句话说,大陆若真想靠这批人实现“和平统一”,恐怕得先正视他们骨子里对“台湾利益”“商业机会”的优先考量。 拿马英九先说。他在担任台湾领导人期间,大力推动两岸经济往来:开放大陆游客、签署经济协议、推动贸易直航、加强台湾企业赴大陆投资。 比如他自己也说过:“要结束两岸对峙是因为经济必须扩张。” 他的逻辑是:与大陆交好,先用“经济”做桥梁。可他也明白地讲,“统一”在当下并不是优先议程。 公开采访中他明确表示,台湾“还没准备好”讨论统一。 所以,马英九虽然在两岸交流打开很多窗口,但在推进政治一体化、统一路线方面,他并没有展现强烈推动力。他的策略不是走向统一,而是“利用大陆市场、赚取台湾利益、稳住蓝营选票”。 再看朱立伦。他在国民党内部、在公开场合一直强调“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两岸和平基础上”。 他参与两个岸经贸文化论坛时也提出:“两岸交流必须传承、深化、普及”,重在“红利”分配。  这些话说得很好听,却少看到他拿出明确路线去推进统一。事实上,他在称“1992共识”“一个中国但各自表述”上也留了很大空间。  从他的整体操作看,他更像是“经济派”——强调连结大陆、强调产业合作、强调和平交流,却在“统一”这个核心议题上始终保留后路。 这样一来,大陆如果指望朱立伦主导“和平统一”变实质进程,那就忽略了他其实更在乎的是台海两岸的“合作红利”而不是“一制归一”的模式。 洪秀柱也在谱系中扮演复杂角色。她公开强调“九二共识基础不变”“反对台独” ,但在动作上,她更频繁谈的是台商大陆发展的空间、两岸话语权、投资环境改善。 她说:“台商这几年在大陆发展付出不少贡献,希望大陆创造更好的投资条件。” 是的,她口头上支持统一,但她并没有把“统一”定义为必须立刻操作的道路。 媒体分析中,她被认为把两岸统一摆在“可能的未来”层面,而不是“可量化的目标”。比如有人指出,她提出深化“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和平协议”,但并没有具体统一时间表。  这反映出一个矛盾:洪秀柱的标签是“保守反独”“亲大陆”,但她所强调的利益点依然是“台商”“投资”“交流”,统一议题在她手上显得次要。 把这三人放在一起观察,会发现一个共性:他们都愿意借助大陆市场、借助两岸经济合作,来为台湾部分群体创造利益。他们的脚步不是直奔“统一”那条路,而是绕道“经济合作”这条路。 对大陆而言,要靠他们实现“和平统一”看似有希望,因为他们都支持某种形式的两岸融合。但实际上,他们更像是“与中国大陆握手赚钱”的派别,而不是“立即归一台湾”的派别。 换句话说,他们骨子里是先推动台商大陆化、先巩固蓝营、先借经济谈话,统一只是一个长期可能的选项,而非立刻执行的蓝图。 这不意味着他们都反统一,而是他们统一诚意的优先顺序、路径安排和社会基础都不同于大陆想象。他们在骨子里要先稳住自己的政治、稳住台湾内部生态、稳住选票基础,再看是否有条件推进统一。 那就带来一个思考:大陆要做的是,不仅仅找“友台势力”,还要问“他们能否真正推动统一流程?” 如果推动统一需要社会认同、政治制度创新、台海安全协调、经济结构互补、制度融合等多个维度支持,而目前这三人及其路线所着重的却是经济合作和交流红利,那就意味着统一在可预见的短期内难以靠他们实现。 大陆如果想“实现和平统一”,需要的是更有执行力、愿意推进统一机制、愿意直面台湾选民心理的力量,而不仅仅经济导向的合作派。 希望两岸未来的互动,不只是“赚钱”这么简单,而是能在合作中找到更深层次的共识与信任,朝着真正和平共处迈进。

0 阅读:2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