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想明白了,中美国贸易战,关税战熬着就行,不一定整个谁明显输、谁明显赢。  

桉闻通史 2025-11-01 11:10:03

我现在想明白了,中美国贸易战,关税战熬着就行,不一定整个谁明显输、谁明显赢。   说句实在话,别老盯着贸易战谁赢谁输了,这压根不是拳击赛非得KO对手。那些喊着要“彻底打垮对方”的,要么没开过厂子,要么没做过外贸,真以为关税是纸糊的?碰一下俩边都得掉层皮,所以才说熬着就行,互相给个台阶,先过河再说。   就说芬太尼那点关税,看着是美国拿来说事的筹码,其实咱们撤起来根本不费劲儿。早在2019年咱们就把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管了,后来又给原料药出口加了登记制,谁能卖、卖给谁、卖多少,全在监管眼皮子底下。   美国那边喊着“打击芬太尼泛滥”,可他们的制药企业转头就从中国买原料药,毕竟全球八成以上的芬太尼前体都得从咱们这儿出。之前加关税纯粹是政治作秀,现在咱们主动撤了,既显得敞亮,又能捏住他们制药业的小尾巴。   以后谈判再敢耍横,就问问他们的药厂答应不答应。这哪儿是让步,分明是给他们递了根软绳子,想勒紧勒松全看咱们心情。   比芬太尼更急的,是港口那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去年有货代朋友跟我吐槽,从上海港发洛杉矶的集装箱,光港口附加费、码头操作费就比2018年涨了三成,一艘万箱船的额外支出能到几十万。   这些钱最后全摊到货价里,美国零售商不敢涨价,就压中国出口商的利润,咱们的工厂要么少赚点,要么丢订单,两头为难。要我说早该盯着这些“蚊子肉”关税,比跟他们掰扯高科技产品关税实在多了。   贸易这东西,流通起来才叫生意,港口费就像卡喉咙的鱼刺,拔了才能顺气,货物周转快了,工厂机器转起来,工人有活干,这比啥都强。   吃的喝的上更有默契,大豆就是最好的台阶。2018年贸易战刚打响,美国大豆对华出口直接腰斩, Iowa州的豆农举着“中国需要大豆”的牌子游街,特朗普政府偷偷给了几十亿补贴才按住场子。   咱们这边也不好受,养猪场的豆粕价格飙涨,不少小养殖户都扛不住关了门。后来两边一合计,中国重启美国大豆采购,2022年一年就买了近3000万吨,美国豆农的仓库空了,咱们的猪价也稳了。   这哪是“解题”,分明是互相救场。现在要是再卡大豆,美国豆农得把选票投给谁都不好说,中国的饲料厂也得找替代来源,俩边都嫌麻烦,不如接着买,你好我好大家好。   关税展期就更没悬念了,纯粹是“你知我知的默契”。之前对笔记本电脑、小家电这些商品的关税,两边续了好几次展期,为啥?美国零售商怕圣诞季货架空了,中国代工厂怕订单飞了。   这种互相绑着的买卖,谁也不会真掀桌子,展期通知下来,两边企业都偷偷松口气,该下单的下单,该生产的生产,只当没这回事。   最有底气的还是稀土,稍微松点口子就比啥都管用。美国总喊着“稀土自主”,可他们的芒廷帕斯矿挖出来的稀土矿,还得运到中国来精炼——全球九成以上的稀土加工产能都在咱们手里,这不是垄断,是真有技术。   特斯拉的电机离了钕铁硼不行,F-35战斗机的雷达少了镝元素也玩不转,就连他们吹的新能源储能电池,都得用镧和铈。咱们不用全放开,就针对他们急缺的几种元素稍微增加点配额,那边的新能源厂、军工厂就得找上门来。这才是真筹码,比喊一万句“反制”都管用。   说白了,这贸易战就是“斗而不破”的戏码。美国想拿关税逼咱们让步,可他们自己的企业比谁都依赖中国供应链;咱们不想硬扛,可也得守住底线。芬太尼撤关税是给面子,免港口费是解燃眉,买大豆是给台阶,续关税是保生意,放稀土是亮底牌,每一步都踩着“互相需要”的点子上。   再说了,美国那点心思谁不清楚?一边加关税一边偷偷买中国货,真要撕破脸,他们的新能源转型得慢三年,咱们的出口也得阵痛一阵,俩边都傻才会干这种事。   你们说,美国接下来会先松口哪块?是怕豆农闹翻天先放大豆,还是怕新能源厂停工先求稀土?反正不管怎么着,这“熬着过”的日子,还得持续一阵子。

0 阅读:36
桉闻通史

桉闻通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