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我国403号核潜艇在训练结束后,返回青岛基地。突然,战士们发现

运赛过去 2025-11-01 10:55:03

1994年10月,我国403号核潜艇在训练结束后,返回青岛基地。突然,战士们发现了美国的航母战斗群,而美军也同样发现了403号。美军大喜,出动了一架反潜机,对403号核潜艇所在海域投放反潜声呐浮标,随之还进行了方位三角计算,想要投掷深水炸弹。这是一种非常恶意的军事挑衅行为。 1994年10月27日,中国海军091型汉级攻击核潜艇403号完成黄海训练任务后返航青岛基地途中,在国际水域遇到美国海军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小鹰号当时执行对朝鲜西海岸封锁任务,因为朝鲜拒绝美日核查要求并坚持重水反应堆,美国派航母群进入黄海,没有事先通知中国方面。这种做法违反国际海洋法公约关于通报邻国以避免误会的惯例,尤其中美关系当时因美售台F-16战机和银河号事件而紧张,双方军事交流已停止。 美军雷达先发现403号潜艇,美方指挥官下令启动反潜程序,派出S-3维京反潜机起飞,飞到潜艇上空投放声纳浮标。这些浮标入水后发送声波信号,用于探测水下目标,美军通过数据进行三角定位,锁定潜艇位置。这种操作带有进攻性,因为定位后可能跟进深水炸弹投放,威胁潜艇安全。403号潜艇发现异常后立即下潜躲避,同时尝试向青岛基地发送求救信号,但美军启用信号干扰设备,导致信号减弱,基地一时接收不到。潜艇只能在水下等待,期间美军派出三艘驱逐舰和两架反潜机,从多方向包围,还进行了七次模拟攻击演练,保持高压跟踪。 青岛基地在60多小时后才收到信号,紧急讨论后派出两架歼-8II和两架苏-27战机携带实弹起飞支援。这些战机到达现场后确认潜艇位置,用英语无线电警告美方已接近中国海域,要求立即离开。小鹰号没有回应,反而起飞四架F-14雄猫战斗机,形成警戒圈,阻挡中国战机接近。中国飞行员多次尝试沟通,美方飞行员无视,显示出攻击意图。中国一架苏-27脱离编队,拉高后向右侧一架F-14切近,美军飞行员掉头逃离。中国战机同时打开火控雷达,锁定美军航母编队。小鹰号则将对空导弹瞄准中国战机,双方进入高度紧张状态。 邓公得知情况后下达命令,如果403号核潜艇遭遇不测,必须让美海军付出代价。这种指示体现了中方决心,基地传达给飞行员,增强了现场应对力度。整个过程持续三天,美军评估风险后选择撤离,避免进一步冲突。 对峙于10月29日结束,美军小鹰号航母群转向东海驶离黄海,中国战机确认美方离开后护送403号潜艇安全返航青岛。潜艇抵达基地后进行设备检查和维修,艇员恢复正常训练。这次事件暴露了中国海军在探测和反潜能力上的不足,当时无法实时跟踪美航母位置,通信也受干扰影响,促使中方加速国防现代化。 事件后,中国加大军事研发投入,发展先进核潜艇如093型,提升隐身和噪声控制技术。同时推进航空力量,引进更多苏-27并国产化歼-11,提高空中对抗能力。卫星导航系统如北斗逐步完善,用于海上定位和指挥。导弹技术进步,东风系列覆盖更远距离,增强威慑。航母项目启动,辽宁号2012年入列,形成远海作战基础。歼-20隐身战机和防空系统如红旗-9部署,整体提升了海上防御。这些变化让中国海军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维护权益,类似事件再难重演。 邓公在事件后继续关注国家发展,直到1997年逝世,他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军事现代化提供经济支持,推动军队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小鹰号航母群指挥官提交报告,记录跟踪行动,但美方未公开承认违规,继续太平洋巡逻任务。小鹰号2009年退役,拆解于2023年。 事件推动中美海军建立海上意外相遇规则,2014年签署相关协议,避免未来误判。朝鲜核问题持续,美方转向外交谈判,1994年签署框架协议,提供轻水堆换取朝鲜冻结核计划,但执行中反复。 这次黄海对峙成为中美军事关系转折,促进对话机制,建立热线减少摩擦。

0 阅读:1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