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说,如果战争爆发日本不会赢甚至可能不复存在,日本两次侵华都是为了掩盖国内的焦虑,现在又有人在鼓吹第三次,今天的日本依然没从那场战争中真正醒来,我们已经不是那个凭热血打天下的国家了,日本如果继续走现在这条路,将重演历史悲剧,历史不是用来遗忘的,是用来避免重演的! 作为两度出任日本首相、深耕政坛数十年的“政策通”,他对日本的家底和国际局势的判断远比那些鼓吹战争的右翼政客清醒。 这位曾担任防卫大臣、深谙日本军事体系的政治家,敢说出“战争爆发日本可能不复存在”,本质上是戳破了日本当下试图用对外强硬掩盖内部焦虑的虚假繁荣。 回望历史,日本两次挥师侵华的背后,都是国内矛盾积重难返的困境,甲午战争前日本面临明治维新后的经济失衡,二战前更是深陷全球经济危机的泥潭,而如今的日本,正遭遇着不遑多让的内忧外患,这种焦虑感让部分势力又开始动起了歪心思。 2024年的日本经济堪称步履维艰,实际工资连续26个月下降创下历史最长负增长纪录,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连续39个月上涨,全年涨价商品超过1.2万种,光是10月份就有2900种食品价格上调,预计2025年初还将有6000余种食品跟风涨价。 对于恩格尔系数接近30%的日本民众来说,生活成本的飙升让日常开销都成了负担,而能登半岛7.6级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00亿日元,更是让本就疲软的经济雪上加霜。 企业破产潮同样汹涌,2024年前十个月就有8323家企业倒闭,其中不乏创立百年以上的老字号,少子老龄化加剧导致的“后继无人”和日元贬值带来的成本上涨,让日本企业陷入两难境地。 这种经济层面的困顿,再加上政治上的混乱——石破茂内阁因选举失利沦为少数派执政党,政策推行处处受制,民众支持率跌至20.8%的低谷,内外交困的局面和当年侵华前的国内焦虑如出一辙,也难怪会有右翼势力想故技重施转移矛盾。 但时代早已变了天,当年日本能凭借坚船利炮横行东亚,如今的中国却早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国家。 经济上,中日贸易额2024年突破44.8万亿日元创下新高,中国既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其最大出口目的地,日本对中国市场的依存度早已突破警戒线,而中国2023年GDP已达到129.4万亿元人民币,是日本经济总量的三倍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日本2024年经济增长率仅为0.3%,这种差距还在持续拉大。 军事上,日本虽然连续12年增加国防预算,2025年度用于采购美国装备的预算高达9108亿日元,但本质上仍是依附于美国的军事体系,所谓的“军工合作”也只是局限于英美意等少数国家,而中国的国防力量早已实现全面自主化发展,无论是装备技术还是作战体系,都形成了对日本的绝对优势。 科技领域更是如此,日本曾引以为傲的汽车产业,对华出口增速已落后于中国本土产量增速,而中国在新能源、5G、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突破,让日本传统科技优势不断被稀释,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的短暂亮眼,根本无法改变整体竞争力下滑的趋势。 更关键的是,日本始终没有从二战的历史中真正醒来。 靖国神社里供奉着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14名甲级战犯,这些双手沾满亚洲人民鲜血的刽子手,至今仍被日本部分政客奉为“英灵”,这种对历史的歪曲和美化,让日本社会难以形成真正的历史反思。 2024年日本再度修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放宽武器出口和联合研发限制,与英国、意大利共同研发下一代战机,这种突破战后和平宪法限制的举动,本质上就是军国主义思想的死灰复燃。 部分右翼势力鼓吹“第三次侵华”,完全无视中国早已今非昔比的综合国力,也忘了当年日本战败的惨痛教训,更忽视了中国全民高涨的爱国主义情结——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靠热血硬拼的时代,而是有着强大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作为后盾的文明古国,任何试图挑衅的行为都将付出惨重代价。 石破茂的担忧恰恰源于此,他清楚日本当下的实力根本无法与中国抗衡,所谓“战争”不过是自寻死路。 中日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经济上早已深度绑定,日本的繁荣离不开中国市场的支撑,而中国也愿意与邻为善。 但日本若执意要走穷兵黩武的老路,试图用对外扩张掩盖国内焦虑,只会重蹈历史覆辙。 当年的日本凭借一时军事优势妄图称霸亚洲,最终落得战败投降的下场,如今在综合国力全面落后的情况下,还要鼓吹战争,无异于以卵击石。 历史不是用来遗忘的,更不是用来重复的,日本只有彻底摒弃幻想,正视历史罪行,停止军事扩张,与亚洲各国和平共处,才能真正走出发展困境。 否则,石破茂预言的“不复存在”或许会成为现实,毕竟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任何侥幸心理和历史错觉,都终将被现实击碎。

飞哥哥
你清楚有个球用,日本现政策注定走上亡国灭种之路!
0759红沃滨城
不要醒来,继续搞事,等待雷霆之势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