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99年,鞠萍向丈夫提出了离婚,丈夫却提出孩子和钱只能带走一样。鞠萍一听就知道

1999年,鞠萍向丈夫提出了离婚,丈夫却提出孩子和钱只能带走一样。鞠萍一听就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可鞠萍不忍孩子留在这里,最终放弃了财产。   早年间,鞠萍并不是主持人出身。她毕业于幼儿师范学校,后来进入艺术团工作,偶然一次合唱比赛,被央视的老师发现了她的亲和力和表现力,才一步步走上了主持道路。   刚开始进入央视时并不容易,要放弃原本安稳的工作,面对全新的挑战。但她坚持了下来,最终成为了少儿节目的金牌主持。   就在事业逐渐有起色的时候,鞠萍在逛鞋店时认识了蒋启星,一个普通的商人。两人一见如故,很快相识、相恋并结婚。   很多人当时就觉得这段婚姻并不般配,一个是公众人物,一个是普通做生意的男人。可鞠萍不在意这些,她觉得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刚结婚的时候,两人感情还算不错,但时间一久,问题就暴露了。鞠萍工作繁忙,很多时候根本顾不上家庭,而蒋启星的生意逐渐走下坡路,心理落差越来越大。他开始将情绪发泄在鞠萍身上,日子也越来越紧张。   家里的大事小事几乎都落在鞠萍一个人身上。哪怕在电视上她笑得再甜,回到家里也一样得做饭、打扫、照顾孩子。   渐渐地,丈夫对她的态度越来越冷淡,甚至时常恶语相向。她再怎么强撑,也终究扛不住这样的婚姻。   1999年,鞠萍终于下定决心提出离婚。然而她没想到的是,丈夫在这时候提出了一个冷酷的条件:孩子和财产只能选一样。   这一句话,像刀子一样扎在鞠萍心头。她一下子明白了对方的算盘,摆明了就是想逼她放弃离婚,或者至少在利益上退让。可鞠萍心意已决,她清楚地知道,孩子如果留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对他成长百害无一利。   于是她没有犹豫,净身出户,只带着孩子离开了这个没有温度的家。   离婚后的日子并不好过。鞠萍带着年幼的儿子住进了央视宿舍的一间九平米的小房间,生活一切从简。孩子还小,她要照顾他,同时还要继续录节目、剪片子、策划内容,每天几乎都在高强度运转。   那时候她每天推着二手自行车,后座绑着录像带和孩子的画作。暴雨天车轮陷入泥泞,她只能背着熟睡的孩子走路回家。   别人看到的是她在节目里微笑着和孩子们互动,没人知道她下节目后还要哄儿子睡觉、给老人打电话、赶第二天的录制。   她因为工作原因,很多次没办法陪自己的孩子过“六一儿童节”,每年这个时候,她都在镜头前陪全国的孩子们,却始终缺席自己儿子的成长。她曾经为此内疚很久,但她知道,为了生活,她必须这么做。   离婚后的十年时间里,鞠萍一直没有再婚。她对感情失去了信任,更怕再一次看错人,不仅再次受伤,还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她靠着一己之力,将儿子慢慢带大,工作也从未松懈过。她曾在深夜直播后悄悄哭泣,也曾在节目现场被小朋友误扯掉假发套,那是她为抗压掉发后的无奈。她努力把自己伪装得光鲜亮丽,可她内心知道,自己早已疲惫不堪。   孩子渐渐长大,懂事了。他在学校里被同学嘲笑“没爸爸”,还跟人打架。但他始终知道,妈妈在用尽全力为他撑起一片天。他在家长会上,把“单亲家庭”改成“超级妈妈战队”,那是他对母亲最直接的认可和支持。   直到十多年后,鞠萍才在朋友介绍下认识了杨硕,一个从事建材生意的男人。与前夫不同,杨硕性格稳重,不仅关心她,更把她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疼爱。   杨硕追求她时,几乎每天都会带两份糖葫芦,一份给她,一份是特意包好糯米纸的,给孩子吃。一点一滴的细节,让鞠萍慢慢卸下防备。   婚礼那天,杨硕送给鞠萍一个特别的礼物:是当年鞠萍离婚协议书上的复印件,上面“孩子与财产二选一”的那一页被划掉,替换成了一张新的“成长基金存单”。那一刻,鞠萍眼里泛着泪光,她知道,自己这次真的遇到了值得的人。   儿子也在婚礼上把新娘捧花转送给了她,并说:“谢谢妈妈带我长大。”舞台大屏幕播放着旧日的录像,五岁男孩奔跑着举着风车,镜头外还有当年那段不堪的过去。而现在,这一切终于过去了。   如今的鞠萍,已不再常驻电视荧幕,但她的影响仍在。她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哪怕身处逆境,也不能放弃对生活的坚持。童年记忆里的“鞠萍姐姐”,不仅仅是一个主持人,她更是一位勇敢的母亲,一个坚强的女性。   她曾在红舞鞋里跳出快乐的旋律,也曾在风车转动中度过最艰难的岁月。而那些她曾放弃的,如今也都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了她的身边。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哪怕一度狼狈不堪,也终究会开花结果。就像鞠萍这样,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最后守得云开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