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弘一法师临终前,艰难的告诉弟子:“我死之后,勿动我体,锁门八小时后打开,不必擦洗身体,用随身衣服,包裹尸首,送往后山坳中埋葬即可,三日内有虎食我最好,若无虎来,则就地焚化,火花后布告天下,万不可提早通知。” 弘一法师,俗名叫李叔同,1880年出生在天津一个有钱有势的家庭。老爸李世珍是个进士,做过官,还搞盐业和银号,家里不缺钱。他小时候,家里书房里全是古书和笔墨纸砚,五岁就开始背《四书》《五经》,国学底子打得老扎实了。1887年,他跟妈去普陀山拜佛,钟声和梵唱让他第一次接触佛教。十三岁学篆刻,十五岁写诗,诗里就有“人生如落日,富贵似霜露”的味道,乡里人都夸他有才。 1898年,他到上海读书,接触了西学,眼界一下子打开了。1905年,他跑去日本,学画画和音乐,还搞了个春柳社,上演了中国第一部话剧《茶花女》,他自己演女主角,轰动一时。1911年回国后,他在学校教书,带出了丰子恺、潘天寿这样的学生。1914年,他在西湖边写下《送别》,那句“长亭外,古道边”到现在还人人会唱。 可到了1918年,38岁的他突然在杭州虎跑寺剃了头,出家当了和尚,法名叫演音,号弘一。这事儿把文艺圈和亲朋好友都惊呆了。他扔下名利和家庭,一心钻研佛法,过得特别简单,专门弘扬南山律宗,写了好几本书,像《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啥的,对佛教影响不小。他的书法干干净净很有力,音乐也融进了西洋味儿,留下了不少经典。 到了1942年10月,弘一法师在泉州开元寺的养老院里走到了人生尽头。临死前,他交代了那段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弟子们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照做了——锁门八小时后开,发现他安安静静地走了,就用旧衣服裹着,送到后山埋了。三天没见老虎来,就烧了,火灭了才对外说。 这段话其实特别能看出他对生死的态度。他不想麻烦别人,不愿意搞什么大场面,甚至连擦洗身体都觉得没必要。为啥要等八小时?可能是怕人以为他没死透,留点时间确认。为啥想让虎吃?佛教里讲无常,他可能觉得死后让野兽吃掉是回归自然的最直接方式,没虎就烧掉也行,反正别留恋肉身。他还特意说“别提前通知”,是不想身后事变成热闹的戏码。 他早就说过:“世上啥都是空的,没啥真属于你。”这话听着挺丧,但其实特豁达。他从有钱人家的少爷,到艺术家,再到和尚,一路走来就是在找生命的真谛。到最后,他连死都看得这么轻,肉身对他来说就是个壳儿,扔了就扔了。 弘一法师这辈子,从小富贵到最后啥都不要,挺让人感慨的。他年轻时啥都有,名气、才华、家世,后来全放下,钻进佛法里,连死都安排得这么简单直接。不是每个人都能这么洒脱,但他的选择让人想想:咱活着到底图啥?是追名逐利,还是找点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