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看起来现在欧美都急眼了,因为中国要启动月球导航计划。 中国正在推进建设一个覆盖

看起来现在欧美都急眼了,因为中国要启动月球导航计划。

中国正在推进建设一个覆盖整个月球的通信与导航星座系统。

该系统被视为“北斗系统的月球扩展版”,官方称其为“月球导航与通信系统”,旨在为未来的月面探测、载人登月、无人巡视器及可能的月面基地提供高精度定位、通信和时间同步服务。

该系统计划将在2030年前实现初步运行能力,服务范围将涵盖月球轨道、月面及地月之间的深空航道。

这一战略性布局引发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高度关注。2024年,NASA与欧洲航天局以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已就建立一个名为“Moonlight”的月球通信与导航项目展开联合磋商。

该系统计划部署多颗绕月卫星,目标是在2030年前提供月球表面与轨道上的定位服务。

但在经费分摊上,各方存在明显分歧。

美国提出应由日本承担主要资金投入,理由是三方中日本航天系统独立开发能力相对较弱,而美国可提供重型火箭与导航主控技术,欧盟则负责地面支持与中继系统开发。

日本对此方案态度谨慎,JAXA内部担心成为“财务负担方”却无主导权。

在国际论坛与社交媒体上,关于中国月球导航系统的军事潜力也引发讨论。

一位匿名的欧洲太空工程博主提出假设:若中国成功部署高精度月球导航系统,并实现与地球“北斗系统”的实时链接,那么在理论上,可实现从月球发射远程弹道飞行器并进行“跨天体导航”导引。

尽管目前从月球向地球发射导弹在技术上仍处于理论阶段,但美国国防部在2023年发布的《太空战略态势报告》中确实提及,中国日益增强的“深空控制能力”可能改变未来太空力量的平衡。

报告指出,一旦某国能在月球建立具备通信、导航、资源补给与部署能力的设施,未来在军事冲突中将拥有“前所未有的战略纵深”。

此外,中国“鹊桥”中继系统、“嫦娥”系列任务的持续推进,以及其在月球南极区域设立科研基地的意图,也使美国与其盟友担忧,中国可能在月球建立“准永久性存在”,这将对“阿尔忒弥斯计划”主导的西方登月合作体系构成挑战。

在资源层面,月球被认为蕴藏有丰富的氦-3同位素资源。氦-3被认为是未来可控核聚变的重要燃料,其在地球上稀有,但在月球表层受到太阳风长期照射后沉积量较大,估计超过100万吨。

中国计划在2035年前在月面启动氦-3资源可行性采样与勘探。

此外,2020年代以来的“嫦娥五号”与“月球南极探测器计划”显示,中国关注的还包括月球南极地区的永久阴影区水冰资源。

NASA此前发表论文证实,月球南极存在多处水冰沉积,有望支持未来人类在月球定居与推进剂制造。

不过,关于月球是否为任何单一国家所独占的问题,目前已有国际法律框架。《外层空间条约》明确规定,月球和其他天体不得为任何国家主权所据为己有。

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均为该条约签署国。但关于如何界定“资源利用权”与“设施所有权”,目前尚无统一解释,尤其在未有执行机构监督的背景下,国家行为更多依赖双边协议与“事实上的存在”。

在国际合作方面,虽然中国未加入由美国主导的《阿尔忒弥斯协定》,但2023年与俄罗斯签署联合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协议,并与委内瑞拉、阿联酋、白俄罗斯等国展开初步接触,意图构建一个与美国-欧盟为核心的太空秩序相对立的“地月走廊合作阵营”。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4
用户10xxx24 7
2025-07-19 22:27
小时候,美日欧的经济科技都很牛。而现在,中国的经济科技已经赶上甚至超过美日欧,航天方面更是体现了实干与积累的注脚。
归零
归零 1
2025-07-21 00:58
小时候都是美日欧经济科技牛,现在都是中国经济科技赶上甚至超过美日欧,航天方面更加是实干与累赘的注脚。